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成立104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在长期观察中国的国际人士看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摆脱贫困》有英文版吗?您可以送我一本吗?”今年4月,肯尼亚联合民主同盟总书记奥马尔在福建省委党校考察时提出这一请求,希望通过阅读此书更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带领人民脱贫的。他表示:“真正的发展是帮助最脆弱的人走向富裕,联合民主同盟愿向中国共产党学习,将理想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心相印,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多米尼加驻华大使戈麦斯在江西参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包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朋友常说‘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离不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巴西247新闻网总编辑莱昂纳多·阿图什在中国访问期间体验了便捷的高速铁路网络、高效的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百闻不如一见。”阿图什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些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以公众利益为导向。”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将民主贯穿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尼泊尔阿鲁尼玛学院院长凯沙布·乔希在四川观摩基层治理时说,对于中国的政治实践,能够感受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融贯通,“中国基层政府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也充分反映普通民众的声音”。
“人民群众可以参与讨论政策和监督执行,村镇居民可以直接参与选举代表、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这种民主过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西班牙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任埃迪·桑切斯·伊格莱西亚说。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活跃在一线,中国的政策可以深入田间地头。”曾多次访问中国的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格卡维尼表示,通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凝聚起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深入群众做工作,以推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了治理能力,增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驰而不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了治理能力,增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尼泊尔前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表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4月,肯尼亚国民议会议员瑞贝卡·通葵到福建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参观。听到谷文昌拒绝让家人使用公家派给他巡查林场使用的自行车的故事后,她说:“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交流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真诚朴素,工作脚踏实地,我敬佩他们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巴基斯坦议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秘书处全球发展倡议小组顾问沙基尔·拉迈表示,中国共产党注重深入基层,了解民众需求,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意味着权力要受到纪律的约束,要服务于人民。”孟加拉国达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沙姆萨德·莫图扎表示,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具有宝贵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执政党。要确保政策贯彻到底,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桑切斯说,“我很赞赏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观提供了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希望”
美国广播公司前副总裁哈维·佐丁表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深处民族危难之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已经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佐丁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他说:“当前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发展和不断自我革命的能力,使民众的信任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中国共产党不仅从马克思等思想家那里汲取灵感,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强调实事求是,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摆脱贫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西里尔蒙古文版译者、蒙古国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巴特尔夫表示,“中国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发展有清晰的愿景、长期的规划、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瑞士瑞中之桥协会主席卡里·贝利2009年第一次访问中国时,惊讶地发现北京这座拥有许多历史古建筑的城市也非常现代,人民友好热情。“当走过中国20多个城市后,我发现无论处于哪个地区,中国人民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匪浅。在中国,我能体验时速高达300多公里的现代化高铁网络,也能感受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我观察中国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努力确保全体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出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发展经验对全球南方国家极具启发性和借鉴价值。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进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观提供了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希望。”
“中国方案的价值在于‘非零和’理念——不是你赢我输,而是互利共赢。用联通、共享和合作去化解冲突、弥合差距,对于世界非常重要。”桑切斯说。阿图什表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始终建立在尊重主权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努力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经验,谋求共同发展,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科特迪瓦阿拉萨内·瓦塔拉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菲洛梅内·艾比表示,中国是非洲国家真诚、可靠的合作伙伴,非中合作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史诗。”埃及翻译家侯赛因·伊斯梅尔表示,在对外交往中,中国主张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符合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
(人民日报北京、里约热内卢、马德里、约翰内斯堡、曼谷、伊斯兰堡、柏林、乌兰巴托、开罗6月30日电 记者韩晓明、时元皓、宋亦然、颜欢、邹松、戴楷然、章念生、程是颉、刘仲华、张朋辉、沈小晓)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03版)
来源:海外网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