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37906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海外网 发表于:2023-12-23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634

    关注国际焦点,洞察世界风云。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高端访谈》。今天我们要对话的嘉宾是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的发展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印象深刻。那么,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对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又有着怎样的展望呢?今天,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

    邹韵:莱特姆先生,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的专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您已经来中国20多次,包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您也曾来华访问。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的哪些变化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莱特姆:我有幸访问了中国的很多地方。最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比如公路和铁路的投资建设,以及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大湾区、上海还是北京,都是如此,而且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中国各地。作为一个西方人,我觉得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还有建设的速度。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里,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它北邻荷兰、东接德国、东南与卢森堡接壤,南和西南与法国交界,西临北海,并通过多佛尔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

    比利时是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自1971年10月25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经贸合作日益增多。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是欧洲最大出口港、最大汽车港和最大综合化工集群。“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就落户于此。2022年,中国与这个港口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170万标准箱。多年来,安特卫普-布鲁日港与中国多个沿海港口开展航运合作,并通过中欧班列与中国诸多城市保持铁路运输往来。一艘艘海运货轮凌波往返、一列列中欧班列驰骋不息,在促进两国经济、中欧经济互联互通的同时,也为两国人民、中欧人民的交流友谊写下了新的注脚。

    邹韵:您来自比利时,比利时是最早与中国展开合作的西方国家之一。过去几十年间,中比两国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合作日益增长。您对这方面的发展前景有何展望?

    莱特姆:比利时可以说是通往欧洲的一扇大门。它地势平坦,虽然面积不大,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但拥有紧邻北海的港口,以及安特卫普、布鲁日、根特和被称为“欧洲首都”的布鲁塞尔等历史名城。因为这些优势,我们早早就开始着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比利时在中国有很多投资,比如西安杨森制药、沈阳贝卡尔特等等。中国在比利时的投资规模也很大,比如,中远海运集团持有安特卫普港的部分股份。目前已经有许多中国公司在比利时进行投资。例如,比利时的基础设施就为中国的电动车行业提供了便利,中国企业可以经比利时将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欧洲。因此比利时和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邹韵: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世界级制造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您如何看待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以及“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莱特姆:提到汽车,一个不争的现实和历史事实是,在传统燃油车方面,美国和欧洲的公司曾经一度领先,中国的汽车产业想要迎头赶上并不容易。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反转。在电动汽车这个新兴领域,中国有从头开始的机会,同时还拥有生产电池所需的一些关键自然资源,再加上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因此,电动汽车领域出现了与传统汽车领域完全不同的格局。中国已经走在前列,我们还在努力寻找追赶的方法。我们现有的汽车产业和在中国的汽车装配线都需要进行改革,不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生产方式。

    邹韵:中国与比利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但中国和欧盟之间时不时还是会出现一些摩擦。面对挑战和分歧,您认为这种双边关系应该如何持续向前发展?

    莱特姆:我认为我们不能失去理智,而应该保持冷静。出现一些摩擦不足为奇。中国重返世界舞台,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空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实际上是全球权力结构的一种再平衡。

    邹韵:革命性的变化。

    莱特姆:守成大国在适应新局势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这并不令人意外。我认为这些不过是小插曲,有一些过渡性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当冷静面对、冷静处理。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努力避免冲突,避免敌对情绪加剧。我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欧盟和中国的关系都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对于欧盟来说,关键的是保持自己的立场,而非充当美国的小伙伴,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共处于欧亚大陆,我们应当持续推进相互间的开放合作、公平贸易,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投资和贸易往来。比如,我认为欧盟以及相关机构应当批准欧中投资协定。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在九月就贸易问题发表的声明表示,欧洲在战略上不想与中国“脱钩”,而是希望降低供应链风险。我觉得这是正确的方向。

    邹韵:说到“去风险”或“脱钩”,很不幸,一些欧洲国家正试图把它们当作一种战略或经济安全战略。而您一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那么,您是否担心所谓的与中国“脱钩”和“去风险”呢?

    莱特姆:“脱钩”并非解决办法。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努力捍卫自身的重要利益。为了本国公民,各国必须做到保障人民的安全,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另一方面,捍卫自身利益不应导致保护主义。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并加强往来。因此,我们不应该“脱钩”,而应该努力维护自身利益,管控全球价值链和经济往来的风险,确保我们的经济在疫情或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转,增强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此同时,和合作伙伴保持友好合作,并保持透明。

    邹韵:中国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政策,对六个国家实行免签,其中有五个是欧洲国家。您认为,这对未来中欧关系将产生哪些影响呢?

    莱特姆:我认为签证便利化、免签政策是非常好的一项举措。希望比利时也能尽快进入免签国家的行列,享有更便捷的入境中国的机会,这点很关键。人员的自由往来可以提供新的交流机会,促进贸易,促进学生、教师、教授、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往来。这是个绝佳的举措。

    伊夫·莱特姆在2008至2011年间曾两度出任比利时首相。2008年8月,他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称赞中国完美地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5月,莱特姆出席了上海世博会,并在现场与民众互动。在与中国的交往的二十几年中,他经常强调中国与欧洲之间加强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性。

    邹韵:在应对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挑战时,除了保持冷静、理性外,您一直非常强调人文交流在加强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性,从您的角度看,为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

    莱特姆:首先是因为我认为和平与相互理解太重要了,这些事不能只交给领导者和政治家们。为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我们应该寻求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意见分歧,追寻多样性。在欧盟,我们学会了与多样性共存。纵观世界史和欧洲史,我们第一次在长达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存,我们的语言、政府和制度并不相同,却能在欧盟内和平共处。基于企业家们的诉求,欧盟决定创建自由市场,在欧盟内部实现自由往来,允许人员和学生自由往来。例如,“伊拉斯谟计划”为学生提供到其他国家读书和上学的机会,这为广大欧盟民众习惯于和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打下了基础。从中长期来看,我认为这是(不同文化和平共处)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例如,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交流障碍,很抱歉,我不会说中文。很多中国人英语都非常好,你们的英语水平比我们的中文水平高。虽然存在语言障碍,但我认为越来越多欧洲年轻人想学习中文。虽然存在语言障碍,我们应克服这一困难,加强交流,让企业家、商界人士和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到对方国家旅游、学习、相互了解,更好地接触彼此的文化,大力加强人文交流。从中长期来看,这能为实现持久和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邹韵: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如何解读这一倡议的重要意义?

    莱特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我认为最好的证明就是欧盟目前正在推进一个相似的项目——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作为欧洲人,我认为“一带一路”在通过中亚促进欧洲和中国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欧中之间地域广阔,包括巴基斯坦、印度,还有很多斯坦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之后是俄罗斯,然后到西欧地区。对我们西欧人来说,中国发展互联互通非常重要,不仅是空中,也包含海上和陆上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极好的倡议,现在欧洲提出“全球门户”计划也不错,尽管它与其他合作框架不太一样,但同样也致力于推进互联互通。

    邹韵:莱特姆先生,您一直坚定支持经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和共同投资。您曾表示,这不仅能促进更好的经济合作,还有助于维护和平,您能详细谈谈吗?

    莱特姆:当然,经济体之间相互合作时,仍无法完全避免冲突。但欧洲一体化是真实发生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壮举是法国和德国决定建立经济共同体。这两个国家曾在十九世纪多次发生残酷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法国也是主要的对立阵营。二战后的一大壮举是建立煤钢共同体。自此,各国经济协同发展,进而迎来了资本、商品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因此,我认为实现经济一体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开放边境带来的益处,享受更多可能性和便利,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为儿童提供更多学习、受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我认为这就是在构建持久和平。

    邹韵:近期欧盟内部有关战略自主的讨论不断。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一些欧洲领导人,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呼吁在北约框架内也要加强欧洲战略自主。您对此有何看法?

    莱特姆:我认为马克龙总统是正确的。在北约联盟内,欧洲应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发生冲突时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稳定。欧洲大陆面积不大,又被各种不稳定因素包围。我们不应依靠美国来维护自身安全,应该独立自主,这意味着要在维护安全所需的手段和工具上加大投入。

    邹韵:各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批评,特别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也包括欧洲国家。首先,您为何认为公正地读懂中国很重要?其次,您认为如何能够正确解读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呢?

    莱特姆:我认为,关键是要看清事实、数据以及事情的缘由,这是互相理解的基石。不要听信口号或者炒作,因为这些可能是对事实的误解或曲解。比如,最近有一些有关中国军事发展的讨论或者言论。我觉得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拥有手段来保卫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很正常的事情。欧洲国家也不例外,未来几年我们也更需要这样做。重点是相互理解,厘清事实,而非偏听偏信某些圈子散布的带有偏见的信息,这不符合民众的长期利益。

    邹韵:您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联系密切。那么外界对于中国的哪些误解让您最为担忧呢?

    莱特姆: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经济“脱钩”。此前我谈到过这一点,因为这不符合人们的利益。其次,中国和西方世界应当就双方的重大利益开展更多对话。我希望在未来几年,能有更多平台进行理性交流,一方面探讨西方的重大利益,另一方面关注中国的安全目标。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理性交流的平台。

    邹韵:您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呢?

    莱特姆:我认为我们西方人有时会错误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均衡的社会和经济体。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让许多民众受益,但离所有人同步发展还有一些差距。其次,这也是西方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角度可持续,社会角度可持续,分配好财富,维持社会保障机制,还有从环境角度实现可持续。

    邹韵:莱特姆先生,您似乎喜爱中国文化。听说您喜欢吃中国美食,特别是饺子。还喜欢京剧,您的妻子喜爱旗袍,旗袍是中国女性的标志性传统服饰。这是真的吗?您对哪些中国文化和哲学特别感兴趣?

    莱特姆:确实,在访问中国各地的途中,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接触到传统和文化。我们想感受最优秀的中国文化,体会和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能有更多这种与中国文化交流和接触的机会。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内蒙古、九寨沟、海南岛,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名字的好地方。给西方人更多机会,让他们来看看玩玩,现在有了更为便利的签证政策。我觉得这点至关重要。

    邹韵:您出生于比利时一个叫韦尔菲克的小镇,这个小镇和中国有着特殊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劳工承担了诸多艰巨任务,包括清理战场和重建工作。

    莱特姆:我在韦尔菲克镇出生,离伊珀尔挺近。但中国士兵的故事远不只是伊珀尔战役。

    邹韵:这段历史是否让您对中国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呢?

    莱特姆:这是一种团结的象征,他们在十八、二十岁的年纪被派遣到这里,生命才刚刚开始绽放。他们给我们、给比利时带来了帮助,帮助我们获得解放,帮助我们摆脱当时的困境。因此,这份情感延续至今。我们在伊珀尔有一个纪念博物馆,那座城市处于伊珀尔战役的中心,周围曾经历过可怕的战争。中国年轻人给我们雪中送炭,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士兵一样,令我们感动至今。

    邹韵:莱特姆先生,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节目的采访,感谢您和我们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莱特姆:谢谢。

    △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

    在专访当中,莱特姆前首相表示,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各国形成合力、共谋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来源:海外网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