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55232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人民政协新实践)

    海外网 发表于:2023-04-20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793

      图①:浙江德清县雷甸镇一家高空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工人在调试智能化生产线。
      谢尚国摄(新华社发)
      图②:河南郑州市,一列中欧班列等待发车。
      王 玮摄(影像中国)
      图③: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东莞虎门段,中铁十四局施工人员在操作机械。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图④:上海港洋山深水港码头。
      计海新摄(影像中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不久前,十四届全国政协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目标任务、实践要求,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应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背景下,还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尹艳林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速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发挥政府投资补短板、调结构作用,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民生领域的堵点、难点是可投资、要投资的重点。应增加民生领域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跟进,参与补短板项目建设。”尹艳林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际工作中需打通‘主体性’‘政策性’和‘行政性’三大梗阻。”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看来,打通“行政性”梗阻要从行业特点出发,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做好跨部门顶层设计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比如,现代物流业涉及多部门,横跨生产、运输、仓储、装卸等不同行业和地区,应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边界,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韩保江说。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现场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13年至2015年平均为58.5%,即便在疫情三年也平均保持在56.6%,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头。稳住并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大力整治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并支持民企投资贷款,对民营企业‘不敢投’‘不能投’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支持和鼓励措施。”马建堂建议。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背景下,如何强化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建议,构建权责清晰、多部门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索建立多部门参与、定期、常态化关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决策和政策制定机制,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专业化、集中化、全面化管理”。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同样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南存辉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外迁既有企业产能扩大后主动“溢出”的原因,也有部分企业受逆全球化影响被动跟进的原因。

      如何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南存辉建议,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更大力度的税费支持,以提高相关企业的根植性;对于确实有转移需求的企业,则要引导其将关键环节产业链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当前在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建设上,需要在政策方面为科创型企业‘松绑’‘引流’,激发创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建议,通过优惠税率激励民间风险投资加大流向科创领域的比例,做强资金链;完善科创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政策,做强产业链;调整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员工缴税时点,做强人才链。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现场回应,将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做好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与此同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培育一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稳外资稳外贸,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0年前,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破土而出,如今,我国已建立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

      10年来,自贸区从最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雁阵齐飞”,作为上海自贸区发展的见证者,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认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自贸区成立10周年,应深入总结经验,以自贸区提升战略为契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闯新路、育新机。

      周汉民表示,自贸区发展除了法治要保障,环境也要优化、开放要推进,要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选择条件合适的自贸区综合试点,针对服务贸易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数据确权交易和数据跨境流动等加快先行先试,找到我国扩大开放与国际规则融合融通的新路径。

      对此,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在扩大开放方面,将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选择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聚焦重点领域试点对接。同时,稳步推进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关工作。

      吸引和利用外资,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如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针对形势变化,应精准施策,提升‘开放竞争力’‘市场吸引力’和‘环境黏着力’。”顾学明建议,进一步发挥外资专班服务机制作用,支持内外资协同发展,优化上下游环节配套,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等,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市场预期。

      稳外资稳外贸,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懿宸的观点。根据投资领域多年经验,张懿宸建议,加速恢复和便利化出入境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创新方式,重视并购基金在助力产业链重构方面的作用。

      “支持外贸企业依托境内外展会开拓市场是‘稳外贸’的关键突破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会长刘劲松在调研中发现,近八成受访外贸企业表示,通过参展取得的订单可占到全年销售额的30%到80%。

      对此,刘劲松建议以会展为纽带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内展会办展质量,同时推动出国展览体制创新,及时帮助参展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走出去”更顺更稳。

      版式设计:张丹峰

    本报记者 杨 昊


    来源:海外网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