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39265元人民币

  •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海外网 发表于:2023-04-20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863

    去年起,浙江省天台县石梁学校与赤城中学的部分七年级学生有了新的上学体验:两校选择等量学生混合编班,安排固定教师承担学科教学;根据山上山下气温差异,春季上山区、秋季进城区……这些做法不仅让孩子们对差异化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和向往,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这是天台县近年来为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吸引孩子就近入学,着力实施乡村名校建设的一项创新之举。

    和不少乡村学校一样,海拔800米高的石梁学校前些年曾遇到了“生源荒”,学生数量逐年减少。但随着乡村名校建设的推进,石梁学校又重新具有了吸引力。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去年起,石梁学校开始与城里的赤城中学、实验小学开展合作,组建了全县首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合作的方式并不是传统的城区学校单向帮扶,而是两校之间的互帮互助。除了尝试混合编班,赤城中学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杨淑娉带着赤城中学初一年级的8名骨干教师来到石梁学校。支教团队在这里推广家庭对话式教学、混龄式学习、导师制等教育方式,加强了师资力量,改进了教学质量学校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如今的石梁学校,三层教学楼进行了外立面改造,走廊墙壁上张贴着古诗词和学生画作。细节处的匠心,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善校园环境与提升师资力量,是天台县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两大抓手。近年来,天台县通过畅通投融资渠道、推动国企代建等方式,投资31亿元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安排1亿元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为了助力乡村教师成长成才,天台县还协调出部分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指标向乡村教师倾斜,每年安排1000万元乡村教师培训经费。

    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留住了乡村教师,而且带动了236名优秀教师下乡支教,也带动了社会各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企业和个人捐赠的奖教奖学基金已达1.75亿元。

    在“名校嫁接、强校帮扶、老校领衔”办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天台县还着力构建“e键”式乡村教育数字治理工作体系,打造劳动课堂数字化应用平台,为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深入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推动城乡学生线下融合提供了数字化场景服务。

    眼下,“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乡村名校,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参与到乡村名校建设,让杨淑娉有了更多对乡村教育的思考。她说:“乡村学生不仅要拥有多媒体设备,还要拥有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成长成才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本报记者 李中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0日   第 06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