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862348元人民币

  • 十指抱拳力千斤(侠客岛·两会观察)

    海外网 发表于:2022-03-08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570

    全国两会上响起民族团结的最强音——“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相反,它是可见可闻、血肉饱满、具体可感的,融入了大江南北,融入了日常生活。用一位蒙古族大哥的话说就是:一家人要互动、互助、互敬。

    不互动、不走动,血缘再近的亲戚也会疏远。在各民族聚居的地区,频繁的交流随处可见,不是亲戚胜似亲戚。云南大理,一个白族村子与一个回族村子“打老友”,常来常往:这边过节叫上那边一起吃,那边开店叫上这边一起干。“不需要谁求谁,都是自家的事!”两个村的村民都这么看。

    不互助、不帮衬,家庭成员贫富差距拉大,矛盾增多,这个家庭就没有安稳日子。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老汉斯仁塔日娃自己脱了贫,不忘穷老乡,主动帮扶汉族牧民黄文祥,又是借钱又是出主意。“从古到今,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人帮人、人靠人才能活得越来越好。”老汉如是说。

    不互敬、不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爱好习俗,就会成为家庭摩擦的来源。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八旬回族老人马占林,自家五世同堂不算,在外面不知收过多少干儿子了,既有汉族人,也有回族人。老马把家风定得很严,他教导儿孙们,“不惹事,不打人,不骂人,团结大家”,谁也不许违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印烙到各族人民内心深处了。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这是矗立在云南宁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上镌刻的一段铭文。经历了70多年风雨,碑仍在,文更亮。今天,我们一字一句再次读诵这些文字时,依然能感受到心头上的震撼。大家庭,就要靠大家来共同维护。

    多民族、多文化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唯有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才能让这个发展动力持续顺畅、源源不断、一往无前地输送出来,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田获三狐/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08日   第 05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