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055299元人民币

  • 在早稻田大学重温初心使命(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

    海外网 发表于:2021-07-29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183

    图为早稻田大学历史馆碑。
    夏周正摄

    图为樱花掩映的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
    夏周正摄

    不少革命先辈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下过学习奋斗青春足迹。其中,谈到 “中日友好邦交的桥梁”,有一个名字享有盛誉,那便是——廖承志。
      图为早稻田大学标志性建筑大隈讲堂。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摄

    日本早稻田大学知名学生名录中,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前辈的名字赫然在列,他们都在这里留下过学习奋斗青春足迹。留学奋斗期间的经历,为他们日后的革命思想埋下了种子。其中,谈到“中日友好邦交的桥梁”,有一个名字享有盛誉,那便是——廖承志。

    (一)

    廖承志于1908年出生在日本东京大久保(距离早稻田大学约两公里),可谓是从出生开始便与早稻田大学结缘。

    值得一提的是,廖承志幼年时在东京的家,便是孙中山主持革命活动的主要聚会场所,因此,他从小便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由于其父亲廖仲恺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之中,青少年时期的廖承志,便随父母为革命多次辗转于中国内地、东京与香港等地。

    1927年,国内的形势风云突变,廖承志与同窗挚友关泽恩踏上了赴日留学的旅途。在留学期间,廖承志就读于父亲早年就读的学校——早稻田大学,并参加了该校学生团体“文化思潮研究会”。后来,经友人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东京特别支部组织的 “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

    在早稻田大学学习生涯中,廖承志积极参与各类学生运动,并宣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然而,其高涨的革命热情引来了当时日本当局的密切监视,使其饱受非议,被迫结束了求学生涯。不过,也正是这段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参与革命活动的经历,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并找到了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信仰。

    (二)

    1962年11月9日,在多方努力及同样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日本自民党元老松村谦三和廖承志的共同推动下,廖承志与日本前通商产业大臣高碕达之助在北京签署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在两国的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廖承志对中日友好做出的重大贡献,在1982年10月6日,他获得了母校早稻田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作为校友,廖承志和母校早稻田大学一直保持着积极的联系。晚年,廖承志收到早稻田大学的百年校庆活动邀请。他曾致信早稻田大学校长清水司,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十分高兴地收到您盛情邀请我参加早稻田大学成立一百周年校庆活动的信,至为感谢。我年轻时曾有幸就读于早稻田第一高等学院,其时情景,至今难忘。喜看母校今日兴旺发展,桃李芬芳,而且为中日友好作出积极努力,不胜欣慰,值此早稻田大学成立一百周年校庆之际,请接受我作为一个校友的由衷的祝贺。”

    (三)

    每当读到廖承志和早稻田大学的故事,在早稻田大学读书的我们便感到热血沸腾,骄傲不已。同时,我们当代中国留学生也在不断反思,在新时代、新机遇之下,应该如何继承并践行这些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为祖国效力,为中日友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事迹和这些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留学奋斗的大好青春年华中,不要庸庸碌碌地活着;在和平年代里,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报效祖国。

    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纵观历史,廖承志等革命前辈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奋斗的经历,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这些事迹,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这样鞠躬尽瘁的榜样,永远值得后人颂扬。

    作为新时代的海外学子,我们应该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承接先辈的宝贵精神财富,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夏周正 佟思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9日   第 08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