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44577元人民币

  • 嘉兴南湖重现“秀水泱泱”美丽画卷

    海外网 发表于:2021-06-10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108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的“母亲船”。我们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

    嘉兴南湖,以它秀丽优美的风光闻名,更以它的红色遗迹备受人们的瞩目!

    今年“五一”小长假刚过,记者来到南湖采访。习习春风,吹绿千里江南;泱泱秀水,承载百年红船。“轻烟拂渚,微风欲来。”成功堤堤岸两旁,水草摇曳,鱼虾嬉戏,生态良好。

    南湖水底呈现“水下森林”

    嘉兴,河道密布,古来即是鱼米之乡、宜居之地。

    周霏,作为一位在南湖畔成长起来的嘉兴市民,目前从事酒店旅行业。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她出生在河畔,从小看大人在河滩边洗衣、洗菜、摸鱼、捉虾,夏天尤为热闹。

    本世纪初,她发现,许多河浜的水质开始变差,小鱼河虾消失。家家户户用起了桶装水,江南小城陷入了“水质性”缺水的尴尬。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嘉兴刻不容缓。“水环境整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搞好水环境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时任南湖区政协主席赵群乐说。

    嘉兴人迅速行动起来,10年多治水,终于迎来南湖水的新生2020年10月,中交上航局承建了嘉兴南湖水环境修复项目,目标是让南湖重现“秀水泱泱”。

    漫步南湖,是不少嘉兴市民茶余饭后的“最美时光”。周霏说,走在南湖边会发现很多水域已经清澈见底,还有品种繁多的水生植物摇曳着“窈窕的身姿”。水面上时不时有工作人员抛种水草。

    嘉兴南湖水清澈了。自去年12月以来,南湖湖区透明度基本维持在80厘米以上,部分区域可达100厘米。

    今年33岁的胡文羽从事南湖风景名胜区讲解员的工作已经有11个年头了。从小在南湖边长大,对于南湖这些年的变化,她感受深切。

    如今,阳光落下,泱泱秀水上漾起一道道波纹。湖边,沉水植物在水中摇曳的姿态清晰可见,宛如“水下森林”。水质变好后,胡文羽带队讲解时会特意让游客看看南湖的水。

    记者来到七一广场看到,广场东侧试验区里,水草像竖起的飘带,风吹水荡漾,水草也轻轻柔柔地来回摆动。

    施工方中交上海航道局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壕股塔试验区、成功堤试验区和七一广场东侧试验区生态治理都已经初显成效。10多种沉水植物在水下构成了茂盛又秀丽的水下森林,和岸上的风景融为一体。

    从“以水养草”到“以草养水”

    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南湖水体透明度,恢复南湖生态环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交上航局高级研发员、勘察设研公司内河水环境所所长赵东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项目通过环保疏浚、水量调控、净水降浊、生态修复等建设内容,形成了环湖连通绿廊,涵养水源,保护南湖生物多样性,营造出优美的水岸一体景观带。

    赵东华说,南湖项目应用了生态环保的修复理念,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以水养草”,第二个阶段是“以草养水”。

    “为了构建水生态系统,我们在南湖种植了10种水生植物,面积达14万余平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底栖动物(螺、贝、蚌等)投放量达5.6吨,相当于4辆普通小轿车的重量。”赵东华说,水草慢慢长大后会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底栖动物的游走进食活动也能加速植物所吸附颗粒的沉降与降解。

    至此,一套先期“水养草”,后期“草养水”的生态治理模式,成功应用在了南湖水生态治理中。

    “通过短时间内清水入湖提高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让更充足的阳光照射到湖底,为沉水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而当沉水植物扎根生长后,又能反过来净化水质。”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业主嘉源集团的李剑锋介绍,等南湖水生态系统稳定后,超磁分离一体化设备会陆续减少补水量。

    如今,源源不断的清水涌入南湖,不时拨弄着绿茵茵的水生植物。

    “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

    马以超,现任浙江省中浙生态科技研究院总工程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流进、流出嘉兴南湖的水是活水,周围河港纵横,四通八达。要取得南湖治水的成功,需要当地政府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在谈到民间督查环保方面,马以超介绍说,去年开始嘉兴市出现了大量政府招募的“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

    2020年4月开始,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发布《嘉兴市“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员”管理办法(试行)》,面向全市新招募一批“民间闻臭师”和“民间河长”。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宣教处处长蔡华晨说,“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原则上来自基层人员。“民间河长”是指发动河道(含湖荡等)周边的群众担任某个区域的河长,通过日常巡河监督政府委任的河长,确保河道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民间闻臭师”是指发动重点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点周边的群众担任“闻臭师”,用群众的“鼻标”监督重点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点内的企业规范提升环境管理行为和达标排放。

    统计,从去年6月开始,嘉兴就向第一批共1366名“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颁发了聘书。

    陆学良,桐乡市殷家漾村的一名“90后”农村小伙,从事“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这一工作已有10个多月。他说:“现在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环境整治当中去’,我想,不为别的,只为了大家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嘉兴水质改变有多大?有数据为证:2015年,市控断面三类水占比仅有7.5%,不少河道甚至是劣五类水;如今,地表水国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体比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0日   第 04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