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44577元人民币

  • 勿捐“不适合孩子的书”(读者之声)

    海外网 发表于:2021-05-27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845

    “我妈妈有上万册藏书,想送给凉山的孩子们!这是她的遗愿。”近日,市民王先生向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求助。他的母亲叫王亚萍,退休前是东恩中学语文老师。2002年8月,在柳锦社区居委会、市图书馆和东恩中学支持下,她创办的“宁波市青少年希望书室”免费社区居民开放。老人积攒了上万册图书,她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图书”,知道“什么图书适合孩子”,多年来采购和收集的图书,都是课外辅导资料、小说、儿童读物、工具书、科普读物、人物传记、绘画集等。

    社会上给中小学校捐赠图书的爱心举动很多,值得点赞。然而笔者发现,不少捐赠并不“精准”,而是爱心人士或上级图书馆打包批量处理,以致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孩子读不懂”。这些图书有的老掉牙,有的深奥难懂,有的是专业书,中小学生即便勉强读完,最终也是稀里糊涂,不知其意。

    其二,“孩子不喜欢”。虽然书封上也标着“少儿读本”,可借阅的孩子只看了几页就不读了,因为它们并不是孩子喜欢的,编辑出版时“一厢情愿”,选材和行文不对路。

    其三,“孩子不适合”。不少中小学校园图书馆不仅有理论高深的书,还有如何致富、如何化妆的书,不能说这些书完全不好,但孩子不需要,也不适合他们阅读。

    倡导少儿阅读,需要社会爱心捐书。但有好心,还需要把事情做好,要做到捐赠“孩子喜欢”“适合孩子阅读”“孩子能读懂”“有积极健康意义”的图书。就像宁波这位去世的老人一样,留下“适合孩子的图书”,捐赠给中小学校,才能让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

    同时,中小学校图书馆也要严格把关,对捐赠图书认真查验后再上架,不让不适合的图书鱼目混珠,败坏孩子的阅读兴趣,在他们尚无鉴别能力的时候混淆认知。(郭元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7日   第 07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