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440309元人民币

  • 中国人出境游越来越有个性

    海外网 发表于:2019-08-18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548

    1565981995254_1.jpg

    中国游客韩国首尔旅行。  资料图片

    据奥地利《新闻报》报道,中国游客对“快餐式旅游”已经不再感兴趣。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正在远离他们日常生活的大都市,去寻找自然和地道的美食,探访更遥远的目的地。在家里展示旅游照片和“战利品”变得无关紧要,个人体验才是新的身份象征。

    据《日本华侨报》报道,中国游客近年来的“爆买”现象有所减弱,深度探索日本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体验型”观光人气高涨。

    新西兰天维网报道,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新西兰游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奢侈品购物变少了,人们更加关注旅行中的文化体验和美食享受。

    近日,据奥地利旅游统计,访奥的中国游客中约1/3选择自由行,他们的平均年龄也下降到40岁左右。这批中国游客旅游计划越来越灵活,即使是以小团的形式出游,也有个性化定制套餐。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研究成果暨出境旅游发展报告》显示,自由行、新跟团游等“个性化”出游模式愈加得到中国出境游客的青睐,且占比越来越高,与跟团游几乎势均力敌。近年来,老式低质跟团游模式因人数过多、自由度差、不灵活、购物安排多、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服务缺陷而饱受诟病。对比之下,小团化、个性化、主题化和高品质的“新”跟团出境产品正在获得中国游客的更多认可。

    从狂扫国际奢侈品,到重视产品内涵和附加值;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等从众型观光,到注重享受当地风土人情等个性化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对“快餐式旅游”已经不再感兴趣,他们开启了新型的出境游玩消费模式,渐渐地从“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消费”。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逐渐更新了国际社会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

    中国游客改变出境旅游方式、注重个性化体验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科技、社会、人文等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与假期的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作为带动消费增长的长期动力,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使中国游客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促使他们选择高品质的服务。而节假日的增加,也赋予中国游客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深度体验。

    二是科技的进步。大数据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游客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航空酒店、景点等必要信息和服务评价。同时,交通的便利与签证环境的改善也大大降低了个人或小团体独立出行的难度。

    三是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度的提高。随着中国与各国交流日益紧密,固有的文化隔阂逐渐消除,中国游客的心理障碍也随之消解。如今,在出境游览时,中国游客有意愿也有勇气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

    四是中国游客个人素质的提升。随着国民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的外语水平不断提升,旅游经验日益丰富,旅游模式也更加成熟。他们不再盲目购物血拼、跟风打卡知名景点,而是选择更多地与当地交流,体验不同文化。

    近年来,中国游客“个性化”的出境游模式倒逼旅游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旅游服务业需要在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集约化上下功夫,在给游客提供更满意体验的同时充分控制成本。这是出境旅游产业的生存之道。

    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各国需要在公共服务、旅游便利化等方面着重努力。除了推行更有力的促销和产品开发,各国也应不断完善包括签证航班中文标识、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

    中国出境游迎来最好的时期。未来,中国出境旅游业将持续大规模增长,市场的细分程度将不断加深。“目的地下沉+客源地下沉”的双下沉现象将更加突出,利基市场的重要性会愈加凸显。无论跟团游和自由行,都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受访专家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研究员 杨劲松  钱盈盈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17日   第 06 版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