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25091元人民币

  • 电商法是消费者的重大“利好”(生活漫步)

    海外网 发表于:2019-01-16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593

    电商要求电商经营者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等相关规定,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价格,但随着经营主体优胜劣汰,电商商品质量将更有保障,充分竞争也会让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1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电商行业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为规范行业发展迈出重要一步。然而,中国消费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对于电商法实施的意义,42.2%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少数消费者甚至认为电商法会影响个人海外代购、微商的发展,加重消费者负担。这种看法无疑是失之偏颇的。

    电商法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组织都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履行纳税义务。这意味着原本处于灰色地带的个人海外代购、微商将纳入法律法规的监管。短期来看,微商和个人海外代购税务成本、管理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些代购、微商会退出市场。但是,我们要明白,从缺少规则、野蛮生长向透明化、规范化过渡,往往会有阵痛期。只有度过这个调整时期,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段时间以来,微商、个人海外代购不时爆出假货横行、虚假宣传、卷钱跑路、推卸售后责任等负面事件,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有效监管,行业准入门槛低,无实体店以及营业执照等信用支持,商家违约成本很低。中消协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消费者认为“假冒商品屡禁不止”是电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只有加强监管,合理提升市场准入门槛,才能净化市场环境,淘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欺诈消费者的商家,为真正有实力、能诚信经营的代购或微商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从而让消费者放心购物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也进一步加大了买卖双方在技术和信息上的不对称。电子商务经营者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购买“水军”刷好评、擅自删除评价、暗中搭售、利用大数据“杀熟”……严重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针对这些问题电商法堪称一剂“对症良药”。现在,电商法对电子商务经营者做出了相关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服务的具体信息、消费评价、押金退还方式等。对消费者来说,这些规定都是重大“利好”。

    当然,电商要求电商经营者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等相关规定,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的价格,但当前一些电商平台的价格优势往往是以质量低、服务差为代价的。未来,随着经营主体的优胜劣汰,最终生存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经营正规、服务规范的商户,电商商品质量将更有保障,充分竞争也会促进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价格问题

    电商法的出台是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规则的重塑,不仅对商家的行为做出规范,还明确了电商平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给消费者网购“撑起了腰”。相信随着电商法的深入实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网购会更加放心舒心。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6日19版 罗珊珊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