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44577元人民币

  • 欧盟立法限制食品中致癌物含量

    海外网 发表于:2018-04-27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827

    人民日报布鲁塞尔4月25日电 薯条是比利时一大美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可是近期记者发现,布鲁塞尔几家有名的薯条店出售的薯条不那么“好吃了”,品相也苍白了许多。4月11日,欧盟正式实施一项新的法律,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所有的食品生产者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

    16年前,人们首次发现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这种化学物质是由“美拉德反应”产生的,即淀粉在过高温度作用下,会引起氨基酸和糖的反应,最后生成该物质。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定义为2A类致癌物,即对动物致癌的证据充分,对人致癌的证据不足。不过根据2010年发表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报告的数据,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大约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

    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食品链污染物科学小组证实,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对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有致癌风险,是公共健康一大威胁欧盟起初寄希望于食品工业以及餐饮业能够自我约束,但收效甚微。有评论指出,“公共健康最终还是败在了商业利益的手下”。

    去年7月,欧盟成员国表决通过欧盟委员会一项提案,运用法律手段强制食品生产者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该法律去年12月11日出台,为期4个月的过渡期结束后,现在正式具备了法律约束力。

    这项法律对一系列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设定了安全水平,如婴儿食品为40微克/千克;玉米、燕麦、大麦和大米产品为150微克/千克,而其他大多数谷类早餐的安全水平设定为300微克/千克;饼干为350微克/千克;薯片为750微克/千克;速溶咖啡为850微克/千克。

    欧盟委员会每三年将对这些安全指标进行一次审查,目的在于逐步降低该指标。由于丙烯酰胺是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生成,欧盟这项法律食品生产者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薯条不能炸得过焦、白面包不能烤成深色等。

    有评论指出,欧盟责成各成员国贯彻落实这项法律,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各国在实际操作层面会出现很大不同,其管制效果会有很大差异。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26日   22 版)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