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51533元人民币

  •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国际人才越聚越多

    海外网 发表于:2018-04-17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582

    人民日报上海4月16日电  诺贝尔奖获得者、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维特里希拿到“中国绿卡”——永久居留身份证;张伟、江海两位外资企业外籍高管辞职后,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上海浦东注册公司,并享受国民待遇。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在浦东就业创业,折射出浦东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化正向纵深发展,营商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

    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28年来,上海浦东新区书写一个又一个第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排头兵中的排头兵。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浦东已形成一大批硬成果:浦东成为跨国公司及国际人才的重要聚集区,陆家嘴形成中国资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地区,外高桥保税区集聚了221家跨国公司营运中心、7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与此同时,浦东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软成果分外亮眼:率先开展自贸区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负面清单管理正成为外商投资管理的新模式;自由贸易账户成为金融开放的新符号。

    站在高起点,如何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浦东新区将营造全球一流的宜业宜居环境,作为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国际化人才希望有国际化的政府服务,浦东建设国际化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办事“最多跑一次”;国际化人才向往国际化生活环境,浦东加紧国际化的规划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保险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正一个个落地:纽约大学上海分校新校址已开工建设,德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独资的医院将陆续开业。

    加大文化品牌建设,浦东打造国际化演艺中心和全球高雅艺术演出地。马术、帆船等国际体育赛事,纷纷集中选择在浦东举办。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浦东用国际视野打造更多公共休闲空间。黄浦江浦东岸线22公里已全部打通,通过建设绿色空间加国际文化走廊,滨江的一些工厂、码头变身博物馆、展览馆和全球文化时尚发布地。

    改革开放再出发,浦东持续深化人才制度创新,以对标先进和领先超越的劲头,出台人才“35条”,包括率先试点外籍高层次人才技术入股市场协议机制。拥有重大创新技术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以技术入股方式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的,可简化程序,免于提交第三方评估文件。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外籍优秀人才,也让面向国际的国内企业加速向浦东集聚。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7日   01 版)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