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11262元人民币

  • 党的领导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海外网 发表于:2018-03-18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791

    2018年这个春天,注定成为中国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今年两会,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改革。无论是修宪,还是大刀阔斧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都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制度基础,管的不仅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这三年,更是要放眼未来,谋划长远。

    举一纲而万目张。虽然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涉及党政军群各领域,涉及党政关系、政府机构设置、中央和地方关系、基层机构设置等全方位问题,但抓住一个要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场革命性的机构改革就不会走偏。

    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尤其是过去极不平凡的5年,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这次修宪中,这条经验变成一句话:“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郑重写入宪法。

    也就是说,无论今后如何改革,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首先要明确的,也是这么一条。但这种“加强”绝不是有些人担心的回到之前党政不分的老路上去。中共是有着强烈历史记忆的政党,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成为党内共识。另一方面,一个时期内,片面理解和执行党政分开,导致一些领域党的领导弱化,这些实践中的挫折教训同样会成为这一次机构改革中的问题意识。

    通过这次全面的机构改革,解决中共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从制度上保证中共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使中共的政治角色更突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从这些天中共高层陆续在《人民日报》上刊发的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署名文章看,这点已经成为党内的共识。所以,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定是向前的,绝不是左右摇摆,更不会是“翻烙饼”。

    作为中国的长期执政党,中共的状态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从著名的“窑洞对”开始,破解历史周期率一直是中共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意味着要打造长期执政的制度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这一关能闯过,那中共对人类治理经验和制度文明的贡献,将是巨大的。(独孤九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15日   第 05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