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440309元人民币

  • 文化中国行丨写意无穷趣 方寸有乾坤 来领略篆刻艺术的魅力

    海外网 发表于:13小时前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464

    以汉字为表象,以石料为载体,以刀具为笔,篆刻艺术将汉字之美凝于方寸之间。由古代印章技艺发展而来、历经3000多年历史中国篆刻,如今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篆刻是从古代印章技艺发展而来一种艺术门类,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印者,信也。”殷墟出土的铜质古玺,实证商代晚期已经具有了初级的玺印——商玺。在古代,不同材质的印章代表不同爵位的等级,钤盖于封泥上,这便是最早的“防伪标识”。

    宋元以来,随着与书画鉴藏、书画创作结合,印章功能拓展至文化生活领域。明代中叶部分文人学士开始亲手创作印章,表达独特的志趣与追求,赋予了印章更多的艺术功能。明清时期印章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篆刻艺术,并出现了皖派、浙派等流派,让篆法、章法、刀法在石面上绽放异彩。

    印文以篆书为基础,精心选择入印文字,排布线条使之统一、典雅,调整字体布局,做到疏密有致。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 骆芃芃:篆刻艺术是用文字为表现对象的,主要是以篆书为主。它可以拉长可以缩短,这么抽象的几个线条能表达那么丰富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对世界哲学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篆刻时,刻刀触碰石头,产生不同的线条质感和风格。印文凸出称朱文印,字体凹入叫白文印,虚实和谐,对应中国哲学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

    西泠印社副社长 陈振濂:或者是流畅的,或者是坎坷的,各种各样的线条,其实在篆刻里面都有它的施展余地。一起一伏一顿一挫里面都是生命的脉动。

    文章有神交有道,且陶陶乐取天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方方印章,承载着文人墨客的诗词妙悟。当印章沾满朱红印泥,落在白纸,艺术家们用最凝练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见解、心胸、性情。

    如今,篆刻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篆刻艺术创作成为独立学科,全国已有150多所大学开设篆刻课程。数字设计及雕刻技术的结合,让篆刻变得易学易懂;各种新型综合材料的运用,千姿百态,令人耳目一新。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