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县岑阳镇乌天湾采石场矿山通过种葛修复矿山,使其绿意盎然。
薛南摄
乌天湾采石场矿山修复前图片。
薛南摄
横峰县姚家乡村民在收葛。
刘军照摄
核心阅读
江西横峰县矿产资源丰富,曾经采矿留下的废弃矿山,破坏生态环境。当地通过科学种植本土植物葛,凭借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耐贫瘠、耐干旱的特性,修复废弃矿山,改善水土流失。同时,当地发展“葛经济”,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百姓增收。
初夏时节,江西横峰县,山间满眼翠绿。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的不少山体还有着因开采矿山而留下的“疮疤”——裸露的岩石、陡峭的断崖、稀疏的植被,一下雨便是黄泥滚滚,水土流失严重。
横峰县地处赣东北,矿产资源丰富,采矿留下的废弃矿区达4000余亩。这些矿山迹地不仅破坏了植被和山体,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何让沉睡的废弃矿山重焕生机?当地干部群众将目光投向本地常见植物——葛,让葛成为矿山生态修复的“主力军”。
为啥选择葛?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为后续其他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葛,多年生藤本植物,在横峰分布广泛,生命力极其顽强。
“就地取材,选择葛,绝非偶然。”横峰县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何剑解释,“我们经过了反复调研、科学论证。”横峰种葛的历史可追溯到约1800年前。在2020年,横峰葛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葛的根系非常发达,多呈长圆形或纺锤形,能深扎土壤,最深可达数米。同时,其横向根系能像一张大网牢牢抓住土壤。”江西绿色生态葛研究所所长赵文峰,一直关注横峰的矿山修复实践,他介绍,“葛根在固定陡坡、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特别适合矿山迹地这种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甚至只有岩石碎砾的环境。”
葛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耐贫瘠、耐干旱的特性。“废弃矿区土壤往往养分匮乏,葛不仅能存活,其根瘤菌还具有固氮作用,能逐步改良土壤肥力,为后续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其枯藤和落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何剑说。
基于这些科学认知,2020年横峰县开始了“葛修复试验”。最初,他们在几处小范围的废弃矿点试种。技术人员模仿葛的自然生长环境,采用移栽、扦插、压蔓等多种方式,摸索适合矿山的种植技术。
“刚开始心里也没底。”负责早期试种的技术员常瑞回忆,“矿山上石头多、土少,有些地方坡度还特别大,种下去能不能活都是问题。”他们想了不少办法:在陡坡上开挖鱼鳞坑,增加蓄水保土能力;客土回填,改良局部土壤;选择雨季种植,提高成活率……
令人欣喜的是,几个月后,试种的葛顽强地生根发芽,嫩绿的藤蔓开始攀爬、覆盖。一年过去,原本裸露的山体被一层“绿色地毯”覆盖。监测数据显示,种植葛的区域,水土流失量明显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5个百分点。
“就像给矿山穿上了一件‘绿色铠甲’!”何剑看着监测报告说。葛修复矿山的生态效益初步显现,这坚定了横峰县大规模推广的决心。
“矿产资源开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卢丽华介绍,“我们强调科学治理,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鼓励优先使用本地物种。”
怎样种好葛?
政策引导、科学规划,调动村民积极性
“要让葛真正在矿山上扎下根、铺展开,还得有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横峰县委书记潘琍表示。
横峰县将葛生态修复纳入矿山治理重点工程,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参与葛种植修复的主体给予相关补贴;一方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合作社以“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参与进来。
同时,县里成立由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科技等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并与江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为葛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不仅要种活、还要种好,更要选对品种。”赵文峰介绍,横峰县建有葛种质资源圃,对多个葛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最终选定几个根系发达、覆盖快、块根产量稳定且药用或药食兼用的品种进行推广,“针对不同坡度、不同土质的矿山地块,我们还制定了差异化的种植和管护方案”。
为调动当地村民积极性,横峰县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横峰县姚家乡后占村村民廖志良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家附近有片废弃采石场,村里成立葛根种植合作社后,他将自家几亩坡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也加入合作社务农。“在基地除草、施肥、采收,一年就能增收万把块钱。”廖志良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像廖志良一样,越来越多村民参与进来。他们既是生态修复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截至目前,横峰县已累计利用葛修复废弃矿山近1000亩。
如何用好葛?
加工成葛根粉、葛根饮料等,发展“葛经济”
生态修复不能仅仅是“投入”,更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葛全身是宝。”赵文峰说,可加工成葛根粉、葛根饮料等,深受市场欢迎。
随着葛种植面积的扩大,如何让这片“绿色”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成了新课题。横峰县开始在“葛经济”上做文章,葛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达3万吨,现有葛粉丝、葛茶等30余种葛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年销售收入约5.8亿元。
“我们看中的就是横峰优质的葛资源。”瑞贝福(江西)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鹤汀告诉记者,公司建成全自动葛根汁生产线,采用专利创新技术,可年产10万吨葛根汁。
“横峰葛”正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县里支持合作社、农户发展葛根初加工,开发葛根粉、葛根面条等农特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渠道拓宽销路。
修复后的矿山,生态环境改善,也为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提供了可能。
一些修复较早、植被恢复较好的区域,开始尝试林下养鸡、养蜂,或者开辟成小型生态观光点。潘琍说:“葛修复矿山,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发展葛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阳光下,连绵的葛藤在微风中摇曳,绿意盎然。(本报记者 常 钦)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2日 第 14 版)
来源:海外网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