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刘志强)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CPI由降转涨,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出行服务回升带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受需求回暖及假日因素共同影响,出行服务价格回升明显。
从同比看,CPI略有下降,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
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本月PPI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二是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虽然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降幅收窄;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我国持续推进贸易多元化,市场扩大带动部分出口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或降幅收窄。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1日03版)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