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144577元人民币

  • 【侠客岛】家人们,去看这部电影

    海外网 发表于:4小时前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063

    《地上的云朵》,一部完全真实的纪录片。

    没剧本,不表演。镜头架在那儿,就这么拍。

    什么是地上的云朵?雪白柔软的棉花。这是一个关于棉花的故事,新疆的棉花。

    故事发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中国长绒棉之乡。

    这里住着艾尔肯·塔尔普和赵强两家人,种棉是生计,也是生活

    影片开头,艾尔肯的妻子在风吹过的棉田里采棉。不期然间,她用沙哑的嗓音哼起维吾尔族民谣。歌声中,采收棉花的序幕缓缓拉开。

    长绒棉,暂时没有开发出适合的采棉机器;陆地棉,可用机器采摘,但机器进出棉田,会轧坏行进路线上的棉花。

    怎么办?人工采摘。抓紧卖个好价钱,一家人就心安了。

    偏偏不凑巧:采棉期雨水不断,人手也不好雇。

    时间不等人。万一收购价变低,岂不是白受亏损?两家人的心都悬着。

    赵强与妻子管小燕送孩子上学,夫妻俩不断“谈棉花”,孩子也被父母说得担心起来。

    艾尔肯家全家上阵,妻子高烧病倒,只休息一夜,第二天就回到了棉花田里。赵强在收核桃时被机器伤到,在卫生室包扎后又继续为收棉花东奔西跑……

    一番辛苦,十分不易。棉花终于采好,两家人得到了满意的收成。“生活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它也如此丰富”,有观影者说,“这些勤劳朴实的棉农让我看到,只要勇敢面对生活生活总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地上的云朵》只讲采棉吗?不,还有棉农的日常生活

    片中有一段:艾尔肯的女儿白尔娜要去大学报到,临行前夜,家人为她送行。父亲、哥哥准备烤串,妈妈烤馕。镜头拍到全家吃饭,妈妈却抽泣起来,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二天分别时,父亲艾尔肯也偷偷抹了泪。

    赵强家这边,管小燕辅导小孩写作业,孩子调皮捣蛋、大大咧咧,母亲严厉又温情。管小燕还要为全家人准备餐饭,辛劳,也炊烟袅袅。

    当然,生活不只眼泪和辛劳,还有热热闹闹。

    一场维吾尔族婚礼上,载歌载舞、美食盛筵,所有人都被欢乐祥和感染。见缝插针地,艾尔肯和亲友谈了一嘴棉花价格和采收,细枝末节,但透着满足。

    《地上的云朵》里还有道地的新疆美食,馕。在新疆,没有一个刚出坑的烤馕能完整地到家。

    “我小时候在新疆生活,二十多年没回去了。看《地上的云朵》,把儿时记忆拉回眼前。柔软的面在妇女手下揉搓,焦黄的烤馕热乎乎的。我会想,后面的镜头该不会是拉条子吧?情不自禁咽着口水。”影迷说。

    为什么讲棉花却谈到那么多?

    因为拍摄者深谙:讲棉花,就不能只讲棉花。棉花背后,是种棉人的生活,种棉人的情感,是一户户奔向和美日子的家庭。他们靠棉花谋生,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这样踏实的人生,无关语言、民族、地域,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纪录片,记录的是真实。

    制片人刘洋回忆,2021年在阿瓦提勘景时,“被田埂间一位老人弯腰采棉的姿态击中”——他捧起棉花时,掌心纹路与棉花褶皱形成奇妙共振,嘴角露出微笑,也许已经提前看到了丰收。周围的棉田铺向天际,与云朵交相辉映,就成了《地上的云朵》最初的胚胎。

    摄影机记录,但不干预,隐入主人公的生活,让他们自顾自地展露人生。就像片中的两个普通棉农家庭,他们并没有交集,可是交集其实又无处不在,因为他们在同一片天空下,面对同一季雨水的考验,也享受同一季丰收的喜悦。艾尔肯发现棉花被雨淋时皱眉抿嘴,管小燕边摘棉花边哼歌、想到家中难处又不禁哽咽……这些无设计的自然流露,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不少观众感受到了这点,说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刻意的戏剧冲突与煽情,可就是这些平淡日常深深打动了自己。每一朵棉花都凝聚着汗水与希望,每一个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都值得我们最深的敬意。

    文/若水、云歌

    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地上的云朵》平行记录两个普通棉农家庭在一段岁月中的真实生活,在片中,两家人自始至终没有交集。导演刘帼轶表示,摄制组也曾经想过要不要创造机会让两家人在尾声得以见面,有所互动,但是这个念头很快被否决了,因为其有悖于摄制组“最小干预原则”。)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