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50455元人民币

  • 博物馆里过“五一” 各地文博热持续升温

    海外网 发表于:2小时前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126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罗世伟)夜幕降临,南京多家博物馆“点亮”夜色:瞻园里古乐悠扬,《金陵霓裳》的舞姿流转于花窗之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草坪上,塔影斜映,一场灯塔音乐会缓缓奏响;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沉浸式展演《大梦·红楼》步步生香……观众在灯火与展陈之间流连,一座座城市的夜色因文博而更添温度。

    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从文创到互动 博物馆更“好玩”

    互动体验把文物变得可亲可感。济南市博物馆推出AR旋转冰箱贴,一扫即“开口说话”;甘肃简牍博物馆把投壶、蹴鞠搬进展厅,观众在“戍卒体验”中体味汉代边塞生活;河南殷墟博物馆复制青铜手型器原貌,游客可现场“握手”打卡。对孩子来说,这样的假期像一场沉浸式历史课。

    文创消费再添一把火。记者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编钟纹样冰箱贴、越王剑U盘、“凤凰于飞”发簪等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热捧。湖北省博物馆文创发展部主任王亮介绍博物馆以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梁庄王金器“三大镇馆之宝”为原型开发产品,注重兼具文化内核与现代审美,“希望让文物开口讲故事”。例如热销的“一绾青丝·凤凰于飞发簪”,就将凤翅纹样简化为灵动的造型,既传神又适配日常穿戴。目前,湖北省博物馆累计开发文创产品超5000款,在售约600种,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达七成。

    湖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一绾青丝·凤凰于飞发簪”(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陈彦如 摄)

    成都博物馆则把镇馆石犀做成多口味慕斯,并推出青花椒美式、辣椒Dirty等川味咖啡江苏“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五一假期走进第十站苏州湾博物馆,前九站已迎客逾144万人次,文创销售突破千万元。

    校园里的博物馆 假期里的新课堂

    从古都到边塞,从大馆到校园,高校博物馆同样热度不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博物馆假期照常开放,通过AR互动、主题展览、青少年课程活动,为公众提供另一类文化空间。印刷体验、航天展示、活体昆虫观察等项目,让不少青少年在探索中触碰知识的边界。

    博物馆,不只是静置文物的橱窗,而是将传统与现代、历史生活编织在一起的精神客厅。这个假期,无论是白天徜徉展厅,还是夜晚沉浸漫游,游客历史的相遇更显鲜活、深刻。一座座更“懂人心”的博物馆,让五一假期“文化味”愈发醇厚,也让中华文化的脉搏跳动得更近、更响。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