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选题会现场】
岛叔:前阵看到个视频。
凌晨两点多,一个投资人的直播间里,有个县委书记接入连麦,跟主播聊他们县,一二三产怎么搞,有什么项目可以做。
岛妹:郡县治天下安,这位书记大半夜都在思考县域发展,是好事啊。
岛叔:对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没有好的样本供大家参考?
岛妹:那咱也聊个穷县逆袭的故事吧。浙江义乌,原本穷得叮当响,40年间货通全球,本地人发家致富,拉动了3200多万人的就业。
岛叔:义乌确实厉害。他们是怎么做的?岛妹能不能概括出几句话?
岛妹:那我得回去研究研究材料。
【几天后,侠客岛会议室】
岛叔:说来听听。
岛妹:第一句,“闯劲”是什么?就是能把已有的条件用到极致。
义乌当年穷,没啥资源,三面环山,离海也有百来公里,大量土地又是红壤,种粮食不太灵。好在红壤能种甘蔗,甘蔗熬成糖,就可以换东西了。
“糖”是他们找到的第一个资源。农闲时节,义乌农民肩挑“糖担”,走街串巷换鸡毛,拿鸡毛做掸子或沤肥。翻山越岭受许多辛苦,利润却极微薄,但他们不以利小而不为。
岛叔:嗯,“鸡毛换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岛妹:“鸡毛换糖”,我认为关键的不是“鸡毛”,也不是“糖”,而是“换”。改革开放后,义乌人很快找到了另一个机会——“摊”。
当时日用品产销脱节,货郎们看到了商机,在义乌街头摆起摊来。
有个摆摊的妇女叫冯爱倩。摆摊头一天,她就赚了6元,是以前上10天班的收入。但她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盯上了,曾经一口气逃了三里路。
后来,她在县委大院门口拦下了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你是我们的父母官,你管不管?”
像冯爱倩这样的人不少。谢书记知悉情况后,就去做了一番调研。他认为:如果农民从事小商品售卖能吃饱饭,甚至致富,那就契合党中央精神,就不违法。
他在全县大会上表态:“开放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
岛妹:我要说的第三句,机遇是什么?就是看清时代大势,找到适合的赛道。
义乌把握住的机遇不少:改革开放,贸工联动,中国入世。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新能源产业发展,又为义乌提供了新机遇。
岛叔:先讲“一带一路”吧。
岛妹:2010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冯旭斌决定回家乡义乌创业,他想做跨国物流生意,让货物在义乌和中亚间顺畅流通。
有人笑他“个体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冯旭斌和创始团队还是坚持探索铁路国际联运业务。
可这线路太长,途经国家又多,业务难度很大。搞了三年,总算搞出了一个“义乌-中亚”班列。
转机在2013年到来:这一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冯旭斌有了更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搞一个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把“世界超市”义乌,和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马德里连起来?
这么大的项目,需要沿线各国海关、铁路公司批准,困难重重。冯旭斌多次跑到欧洲,游说商户,推介计划中的“义新欧”班列;相关部门也帮他,逐级上报“义新欧”的计划。
一年后,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发出。
到现在,“义新欧”班列已辐射50多个亚欧国家和地区,通达160多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陆上“钢铁驼队”。
2015年2月22日,首列“义新欧”中欧班列返程。图源:“义乌发布”微信公号
岛叔:新能源又怎么说?
岛妹:不少人觉得义乌卖的就是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其实人家早就闯入新能源赛道了。
2023年3月17日,全国首个新能源产品市场在义乌投入使用;从太阳能照明灯到新能源车,客商能在义乌买到市面上几乎所有新能源产品。
义乌还从2015年起布局光伏产业,现在光伏组件出货量已经占到全球份额近两成。
岛叔:有遥遥领先的商贸业,也有轻工业,义乌为啥还要卷新能源?
岛妹:大势所趋。要实现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必须尽早筹划,否则迟早被时代甩下。这叫不吃老本,跟着时代立新功。
【岛妹画外音】
三句话讲完了。
县域占据89%的国土,常住人口超7.4亿,无论改革、发展、稳定,还是落实政策、回应百姓,县域都处在第一线。国家要强大,县域必发达。
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使之更加壮大、富有活力?不妨先看一些样本。这就是“‘县’声夺人”这个系列的由来。
义乌打了头。下篇要写哪个县?你的老家是哪县,那里有好故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文/云中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