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17891元人民币

  • 汇聚微力量 共护美生态(暖闻热评)

    海外网 发表于:2024-10-17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857

    【人物】汉江“清漂人”肖安山

    【故事】滔滔汉江,过境湖北十堰市郧阳区100多公里。为避免上游垃圾漂浮至下游,2017年,当地成立汉江清漂队。7年来,队长肖安山带领团队,年出船800余次、清理垃圾上千吨。在清漂队的持续努力和带动下,汉江(郧阳段)库区库面长期保持干净无漂浮物,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持续贡献力量。

    【点评】

    一根网竿、一顶草帽、一件黄衣,在水面上捞树枝、搂杂草、清理生活垃圾,最多时一天要打捞近80吨杂物。这是汉江清漂队的工作日常。52岁的队长肖安山带领着10多人的团队,一直坚持“漂泊”在汉江之上,守护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碧水清流。

    经寒历暑,清漂船上的日子并不好过。三伏天,甲板上的温度能达到60摄氏度;到了冬季,江风又寒冷刺骨、生生刮疼脸颊。常年在水上工作,肖安山和几名队员患上了风湿病,天气变化时就会疼痛难忍。然而,条件的艰苦并未让肖安山们退却半分。自小与汉江结缘,当过渔民、开过货船,肖安山说:“我喝汉江水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守护这一泓清水流向北方,既是对汉江养育恩情的反哺,亦是对绿水青山的深情守望。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像肖安山一样常年与自然打交道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很多。黑龙江牡丹江市卫星林场,曾经的伐木工王凯变成专业护林员,他跑遍1109.6公顷管护责任区,夏天植树、冬天抚育,植绿兴绿,守护莽莽林海;甘肃古浪县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郭玺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创新治沙方式,大力发展沙产业,在接续奋斗中书写绿色传奇;西藏羌塘无人区,扎西罗布等野生动物专业管护员深入无人区内部,巡护、救助野生动物,让“羌塘生灵”自在成长、健康奔徙……风雨无阻,恪尽职守,无数生态环境守护者以实际行动续写着生态画卷新篇章。

    坚定的信念值得褒扬,坚守的热情需要守护。在基层广泛调动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众力量,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过改革利益分配机制,让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合同制方式参与防沙治沙项目,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群众,从而调动起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上海表彰优秀志愿者代表,让“垃圾分类志愿者”成为响亮的名片。各地丰富的实践表明,创新机制畅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渠道、调动群众共护绿水青山的热情,就能激发起更为深厚的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从贡献星星点点的微力量做起,携手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漆袁雯)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7日   第 05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