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17891元人民币

  • 全球约25%新增绿化面积,由中国贡献!

    海外网 发表于:2024-10-03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164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北回归沙漠带上的“固碳神器”

    沿着北回归线一路向东,大部分陆地被荒漠和稀树草原所覆盖。但在中国的华南地区,一片罕见的绿洲,犹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北回归沙漠带”上。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8%,同学们正在这里,通过测量树木胸径,计算一棵树木乃至整片森林的固碳量。

    1955年,党中央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活动;1956年,我国在鼎湖山建设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那个追求温饱的年代,环保就被国家提上议程。75年来,美丽中国始终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从“出门八步就是沙”

    到打赢沙漠歼灭战

    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八步沙,因“出门八步就是沙”而得名。

    1978年,“三北”工程正式启动,开创了中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先河。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1981年,八步沙“六老汉”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与沙漠寸土必争。他们还约定,每家必须有一个“接锹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六老汉”的后代们用行动兑现父辈的绿色承诺,机械化、智能化的设备早已替代了水桶、铁锹,他们所在的古浪县率先打赢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的第一个歼灭战。

    “三北”工程开启以来,森林覆盖率由5.05%增长到13.84%,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乌梁素海“变形记”

    从污染水域到候鸟天堂

    在“三北”工程三大攻坚战中,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是重中之重。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

    环境好不好,候鸟先知道。今天草长莺飞、碧波荡漾的乌梁素海,让人很难想象,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废水无序排放等因素,乌梁素海水质一度变为劣Ⅴ类,湖区面积急剧缩小。

    转机发生在2019年前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正式启动。

    面对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水治水”还远远不够。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属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工程的子项目。当地探索实施多种“防沙治沙+”模式,其中,发展梭梭树接种肉苁蓉产业,就是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好治沙又致富的文章。

    经过不懈努力,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已从过去的7700万吨减少至370万吨左右。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整个乌梁素海流域重新焕发了生机。

    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21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

    土地拍卖打破“上不封底”

    生态投入竞价“价高者得”

    太仓,江南水乡。眼前的生态绿地曾经是一片滩涂,现在正在建设成为集“农文旅”功能为一体的长江林场探险公园。它的部分建设管护资金由一家企业提供。

    2023年全国首宗限地价“竞生态投入”的工业用地落地太仓。林雁所在的企业拿下了6.9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不同于土地竞价不设上限的传统模式,这块土地在出让起始价5209万元之上,设置了5313万元的土地出让金终止价。到达终止价后,土地竞价自动结束,转为生态投入竞价,价高者得。

    最终,这块产业用地竞得生态投入价格为146万元。这笔生态资金将用于长江林场探险公园等地的造林护林工作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今天的中国,已累计培育5000余家绿色工厂、600余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近400家绿色工业园区,绿色正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从“按吨卖”到“按克卖”

    从“黑色产业”到“绿色崛起”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宁夏经济大动脉。一场精彩的角力正在进行。

    这根拉动汽车的白色纱线,是由又黑又硬的煤炭制成。

    另一家企业生产的这款煤化工产品,也是供不应求的高端货。

    毛乌素沙地边缘3500多平方公里的亘古荒原下,藏着我国罕见的整装煤田。基地里一家企业投资的农光互补电站正在扩建中。

    绿色能源不仅省下真金白银,企业还用“绿电”,对水电解以后生产“绿氢”,进入化工生产装置代替煤炭生产高端化工产品,开创了一条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且技术领先、经济可行的碳中和路径。

    从“冷门”到“热点”

    企业都在“卷”的这个证

    上海一家售电公司的业务经理刘春雨,来到电力营业厅,咨询采购绿电的事宜。

    临港智算谷是绿电购买大户,绿色算力也为入驻这里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新动能。

    2024年前5个月,全国绿电交易量同比增长254%,绿证同比增长1839%。每一张绿证的产生或交易,意味着有1000度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已上网或被消费

    绿电、绿证交易机制是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重要途径。如今,我国新能源正向更大规模发展。

    久久为功,山河为证,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将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