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沿茶马古道驰行,循折多河穿城;康巴汉子英勇威武,高原雪山冲击心灵。来到四川康定,一首歌、一座山、一个城,裸露出最原始的底色,就这样迷了世人眼,醉了天下心。
康巴汉子洛珠降措和他的小马“拥达”。丹真德勒摄
老年人说:康定是我的心之归处。
年轻人说:人来到康定,情会自然定。
康定,是一个有“情”的地方。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中的一对年轻人。林革文摄
情结“石榴籽”
“我想建一家民宿,名字就叫‘半生浮华’。”婚后,妻子林彩平对丈夫洛让银登说。作为福建人,林彩平非常熟悉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故事,心有感佩,且有敬慕。
后来,在康定市甲根坝镇日头村,夫妻俩共同建起了这家民宿——远眺红尘,相望来客,且共从容。为此,林彩平卖掉了自己设计的很多首饰藏品。“这里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天高云阔,人也质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希望与大家一起追寻幸福。”
手持烟火谋生,心怀诗意远方。多年前,独自来到川西旅行的林彩平与藏族小伙洛让银登在一辆大巴车上结缘。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让两个人对彼此产生浓厚兴趣。
康巴汉子的粗粝质朴、豪爽率性让林彩平心动,南部城市“海的女儿”,温润娴静,亦使洛让银登心醉。
从山到海、从“眼尖”到“心尖”、从“一个人”到“一家人”,10多年过去,他们已是3个孩子的父母。回望结缘相守,洛让银登和林彩平感到奇幻又很正常。
康定的节日氛围多元和谐。图为2024年元宵夜,洛让银登一家五口在旅行中拍摄的合影。资料图片
“因为各民族本身就是一家人,就像‘石榴籽’一样。”在民宿二楼,洛让银登一边翻找妻子做的对戒,一边对记者说。民宿内,藏式的木雅装潢与汉地的器物摆件巧妙融合,呈现别样美感。
在川西高原康定的折西片区,生活着神秘的木雅藏族。古老的木雅锅庄舞,淳朴洒脱,奔放热情,相传与文成公主进藏有关;现已成为当地各族人民表达喜悦、祈愿幸福的共同形式。
“舞蹈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文化活动,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团结十分重要。”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期间,《赞比亚时报》周刊主编安德鲁·摩西·米蒂表示。
“我把当初的定情信物重新设计成了对戒。树枝和花的图案象征我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爱情。”林彩平说。
三山环抱,二水夹流,康定是一座狭窄的城。但它山水相依、歌舞相伴。情定跑马山,共绘同心圆——情定了,城就定了。如今汉、藏、彝、回、羌、苗等多民族在康定交流交往、融合共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鉴“青年心”
情,令人喜。情,令人痛。
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曾译“打箭炉”,简称“炉城”,后因丹达山以东为“康”,为取“康地安定”之意,因此命名,素有“川藏要冲”之称。位于康定折东片区的金汤镇,地处大渡河流域,背靠夹金山、二郎山。当年红军临时医院60名战士和医护人员,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古老土地。
2014年6月,山洪退去,遗骸显露。当地村民在河滩上用石头垒起了一座“红军英烈墓”。10年了,碑文如泣,碑体如血。每逢清明,当地人和周边学校师生都会自发到纪念碑处向英烈致敬。
情,是血液的浓度,会随血液传承。
2014年11月22日,康定发生6.3级地震。当时正在南京休假的共青团甘孜州委原副书记袁雅逊,听闻灾情,立刻赶回康定。
25日下午,袁雅逊在震中木雅祖庆学校得知,有70多名孤儿需要援助。当日深夜23时19分,康定再发5.8级余震。
26日,袁雅逊异常忙碌。当天他先后密集赶往4所学校,马不停蹄商定了30间板房学校建设任务;随后又为八美镇中心校协调了6万瓶矿泉水,以解当地学生和居民震后饮水困难。下午3点半左右,他乘车赶往第5所学校。
入冬的青藏高原,道路暗冰处处。当天,袁雅逊发生车祸,坠入深沟,因公殉职。
出事的路段是条长长的下坡路,尽头是个拐弯。车辆是从拐弯处滑出地面、冲下斜坡的。袁雅逊被甩出车外、头部着地。
26日下午4时许,袁雅逊没有了呼吸、脉搏消失。
那一年,那一刻,他年仅33岁。
他用一腔热血、满怀热情,情定,康定。
十年了,中秋刚过。
有情康定,没有忘记。
发挥全环境协同育人,康定市回民小学学生从小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资料图片
情系“贡嘎山”
在康定,矗立着被誉为“蜀山之王”“香格里拉之巅”的贡嘎雪山。巍峨贡嘎,高耸入云,傲立苍穹,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山。
情歌有脚,走遍世界;圣山有灵,众生纭聚。近年来,随着G318国道沟通东西、串联美景,成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越来越多的自驾者、背包客、摄影家,因冷嘎措、泉华滩、子梅垭口、里索海等自然风光,来到贡嘎山镇,渴望一睹圣山容颜、融入“极景圣地”。
康定市甲根坝镇青稞丰收,农牧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林革文摄
——立足高原,仰望星空。7年时间,八郎村村民仁清将乡村全面振兴与文旅融合结合,倾情创办八郎村经济合作联合社,奋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着大伙儿一块脱贫致富”。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共生。
——将“自然”做名片,以“文旅”为引擎。近年康定持续举办中国康定·国际情歌节、“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不断挖掘新增非遗传承人,打造大贡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推动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不断深入,带动特色文旅强劲发展。
——展“历史”记忆,绽“民俗”风采。雪山不语,万物有声。今天的康定,“木雅藏戏”演绎故事,“鱼通刺绣”织密幸福,“耍坝子”拥抱自然,“溜溜调”唱活情感,“白哈达”欢迎远客……新时代的“康定情歌”悠扬奋进!
雅拉雪山上的牦牛群。萧旺摆摄
一座城孕育一首歌,一首歌唱活一座城。
“《康定情歌》的母体是‘溜溜调’,曲谱经整理后,由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著名歌唱家喻宜萱首次演唱、传遍世界。如今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民歌之一,被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随宇宙飞船驶向太空,成为代表人类文明的艺术作品。”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赵呈莹说,“因为这首歌和这座城一样,都饱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
情,是纽带,把心连紧。
情,是回眸,贮满期待。
情,是自然,自然而然。
情,是花开,幸福美满。
扼川藏要塞,凝茶马重镇,看“没有比脚更远的路”。
眺贡嘎雪山,望烟火人间,信“没有比情更坚的力”。
有情康定——
“情”定,“康”定。
在康定八郎生都星空营地,村里的青年丹真德勒牵马注视世代生活的家园。八郎村提供
统筹:李 舫
策划:史鹏飞
审核:熊 建
视频监制:史鹏飞
视频导演:简 爱,视频编排:曾茵茵,视频剪辑:蔡易明、王靖舒
制图编排:潘旭涛、郑和红、赵东旭
参与采写:郑和红;参与编辑:实习生邱灵越、李夏妍
鸣谢:成都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中共康定市委、市人民政府,康定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海外网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