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17891元人民币

  • 大学生暑期找兼职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7-24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507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周静圆)暑假期间,一些学生会通过找兼职来增加收入社会经验。人民网“求真”栏目整理了兼职容易遇到的陷阱,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陷阱一:冒充客服电话引流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打电话就给钱”的兼职信息,要求入职者自称是各类平台的“客服”,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不法分子的联系方式。这种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不法分子进行引流,以便实施下一步诈骗活动

    陷阱二:出租、出借电话卡和银行

    一些学生被不法分子利诱,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或是充当线下“卡头”“卡贩”,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不法分子的“帮凶”。这些被卖出的大量“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会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同时,学生自己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陷阱三:帮助不法分子取现

    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许诺给入职者高额报酬,让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或者以做任务、刷单换取报酬的名义吸引人员参与,要求其通过自己的银行账户等渠道,企图将违法犯罪资金“洗白”,其实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工具人”。

    陷阱四:搭建GOIP设备

    把两部手机使用一根音频线连接起来,再按不法分子的要求下载好远程控制软件和音频传输软件,一个简易的GOIP设备就搭建完成了。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设备,将境外电话伪装成本地来电,以此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陷阱五:网络刷单兼职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途径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通过头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受害者信任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随后以打包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终将受害者拉黑。

    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吴汉华表示,目前,暑期兼职诈骗陷阱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些“兼职”工作,看似门槛低来钱快,其实都是在帮助不法分子实施诈骗。大学生找兼职、找工作时要擦亮双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落入陷阱。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