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17891元人民币

  • 下调美国,上调中国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7-17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317

    美国,被下调。

    中国,被上调。

    世界前两大经济体面临截然相反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6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2.6%,而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至5%。

    下调、放缓、降温,这些关键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经济中。

    “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消费放缓,预计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9%。”IMF这句话反映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现实。

    劳动力市场在降温。最新公布的6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0.6万人,较前值27.2万大幅回落。失业率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至4.1%。截至6月22日当周,持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增至186万人,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值。

    新增就业人数显著回落,失业率上升,持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更是攀升至近年来高位。这些变化折射出的是在高借贷成本压力下,企业扩张步伐的放缓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谨慎态度。

    消费在放缓。消费美国经济活动的近七成,是美国经济心脏地带,但在高通胀的影响下有所失常。

    美国第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终值录得1.5%,较此前的2%大幅下降。这一主引擎的疲软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无疑是消极信号。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月份的101.3降至6月份的100.4”,世界大型企业联合数据显示,在长期的高通胀和高利率之后,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受到影响。

    “不久前到美国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发现美国超市很多商品物价比2019年都翻倍了。”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三里河说。

    “当前美联储面临通胀高企和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局面,经济增长也在放缓,降息太晚或幅度太小都会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说了一句大实话,透露出美国货币政策制定者内心的挣扎。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环比下降0.1%。虽然通胀有所降温,但跟美联储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仍有差距,中低收入群体通胀体感依然较强。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如同悬在头顶滴滴作响的定时炸弹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显示,美国2024财年的预算赤字继续狂飙,将上涨至1.92万亿美元,创下新冠疫情时期以来的最大赤字。

    美国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20%。在目前的政策下,IMF预计,这一比重到2032年将超过140%。IMF发出警告:美国政府当前财政赤字过高,导致公共债务与GDP比率持续上升,远高于审慎水平,迫切需要扭转这种持续攀升的趋势。

    解决债务危机需要降息,而降息又可能导致通胀再次高企。

    “听着脚下断断续续传来冰河开裂的声音,估计现在美联储是患得患失:降息早了,有经济‘不着陆’、二次通胀的风险;降息晚了,又有经济‘硬着陆’、泡沫破裂的风险。”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评价。

    在这种态势下,美国仍选择在对华电动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不仅可能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通胀,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更可能破坏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IMF呼吁:加征关税政策的成本主要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美国应该消除自由贸易的障碍。这句话,美国会听得进去吗?

    (“三里河”工作室)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