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17891元人民币

  • 知行合一的大国担当——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时代意义系列评论之二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6-15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479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第78届联合国大会日前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着力搭建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桥梁,为不同文明更好地实现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中国智慧。倡导和推动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彰显中国知行合一的大国担当,中国愿与世界共同书写多彩文明新篇。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舆论场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不时沉渣泛起。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人类期待照亮未来的思想引领,呼唤回应时代之问的答案。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是中国的一贯主张与行动逻辑。

    中国对所抱持的文明观有着始终如一的坚定宣示。“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阐明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中国以自信、从容的姿态阐述自己的文明观,为深刻演变的世界带来启迪。

    中国文明对话的推动者,也是践行者。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中亚峰会等,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搭建平台;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拓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也与共建国家走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中国推动金砖机制、上合组织行稳致远,完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框架,为不同文明和谐相处树立典范。中国积极推动开设中国—东盟文明交流合作论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以及中国希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等双多边人文交流平台。中外旅游年、文化节、青年艺术节等活动精彩纷呈,“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良渚论坛”成功举办,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理念得到更多呼应。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中方推动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充分发挥文明对话对于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着维护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文明对话变得愈加重要。文明对话不是国际关系的“副产品”,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日益深入人心,世界文明百花园必将更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新华社记者樊宇)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