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64539元人民币

  • 新质生产力到底“新”在哪里?深圳告诉你答案→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5-25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3421

    深圳,有一批特殊的新型研发机构,挂着政府认定的“红顶”牌匾却没有行政级别;既是研究院又是直面市场的企业,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间体”,已成为深圳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

    到底他们“新”在哪里?如何加快深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戳视频,来看记者在深圳的调研。

    走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记者发现这里有一面创新墙,墙上展示了这里有160多个研发中心,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最前沿领域。仅去年一年,这里就增加了44个创新中心。把这44个新成员单独列出来,记者发现这些都是当前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突破上最急需的。

    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6.23万件,全国城市排名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9万件,约占全国总量23.05%,持续保持在全国首位。

    近年来,在深圳,持续涌现的新型研发机构正通过加速科技创新产业化落地,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新型研发机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半年前还是毛坯房,如今已建成现代感十足的实验室,这是深圳今年从零开始打造的一个全新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医学科学院一路之隔的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里,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里已吸引落地50家合成生物初创企业。而在整个光明科学城,“穿白大褂”的科学家和“穿西装”的企业家在同一栋楼里就可以碰撞火花,“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楼下”孵化器企业聚集,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形成了一个全链条培育体系。

    截至2024年4月底,深圳已有各种新型研发机构近13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市重点实验室39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7万家,构建起一个互相补充的科技创新平台。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 张林:现在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有组织的科研:围绕着世界科技前沿,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共性平台建设、企业出题、科研界答题的模式,大幅度降低企业在从零到一创新过程中的成本,解决产业长远发展的后劲问题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