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10304元人民币

  • 守护长城,就像守护家一样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5-25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3350

    “开往春天的列车”行驶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张顺延摄

    八达岭长城北城北五楼至北八楼景观。杨 东摄

    长城保护员在石峡段长城开展日常巡护。潘之望摄

    游客在石峡村的石光咖啡馆外小憩。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刘红岩(左)在给游人讲解长城保护相关知识。受访者供图

    “石光长城”民宿内景。潘之望摄

    游客参与石峡村非遗体验活动。潘之望摄

    八达岭镇石峡村。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午后,阳光热辣,石板滚烫。刘红岩戴着遮阳帽,带上垃圾捡拾钳,背起装备包,从村口上山了。刘红岩是坐落在长城脚下的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村民,她上山是为了沿长城巡查,监测险情、清理石阶、劝阻不文明行为……

    “长城是唯一的,不保护就没了。”刘红岩说,这是同村的舅舅梅景田经常跟她念叨的一句话。

    由于年代久远,石峡段长城一些点段有开裂、坍塌的情况。于是,梅景田从1980年开始到长城上捡拾垃圾,劝阻游人不要拆砖、刻字……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家人劝梅景田不要独自巡查长城,梅景田就喊着刘红岩陪他一起。

    2019年5月,经过面试、笔试和体能测试,刘红岩接下守护长城的“接力棒”,成为村里首批6名专职长城保护员之一。正式上岗后,刘红岩风雨无阻,每周至少巡查长城5趟,每次得走2万至3万步。

    现在,全村村民都自觉参与其中,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身边的长城。

    十几年前,石峡村还是一座寂寂无闻的山区小村落。如今,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石峡村走出了一条以民宿产业为主体、农林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充满年代感的石头路、仿建的长城垛口、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处处呈现出长城文化元素的石峡村古村落吸引着八方来客。据统计,石峡村一年接待4万多名游客。漫步石峡,人们在古今共生中领略长城文化的无穷魅力。

    办村史博物馆、开精品民宿、举办非遗活动,古老长城、山间美景尽收眼底……在保护长城中利用好长城资源,石峡村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本报记者  潘俊强  石  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5日   第 08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