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77564元人民币

  • 两岸记者感受京台科创合作成果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5-23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3151

    图为记者在参观了解自动驾驶模拟体系。

    体验无人驾驶、与智能机器人互动交流、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最新发展成果……近日,由国台办新闻局、北京市台办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感受科技创新 助力融合发展”联合采访活动在京启动。来自海峡两岸的媒体记者一同走进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经开区科技企业等参观采访,实地感受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和北京科技发展动能。

    深度体验自动驾驶

    遇到超车情况自动减速绕行,智能避让行人和阻碍物,上路行驶平稳……在北京经开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两岸媒体记者一同坐上无人驾驶车辆,感受智能技术在交通场景的运用。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确的图,五大体系的建设,让自动驾驶变得更有保障。有台湾媒体记者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体验无人驾驶的智能车,感觉车况很稳定,希望未来这样的应用场景可以越来越多。

    “悟空悟空!”“您好,请问有什么吩咐?”“可以做个俯卧撑吗?”“好的,没问题!”……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机器人“悟空”和媒体记者对话后,给大家展示标准的俯卧撑动作。流畅的沟通和表演,让两岸媒体记者纷纷鼓掌。随后,记者们还了解了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升级之路,领略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商业化应用场景。

    在京东健康体检中心,京智康智能初筛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2分钟”预检将中医诊疗与AI科技完美融合,打造了智慧医疗新场景。同时,京东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与就诊一站式便捷服务也赢得了大家一致赞赏。

    了解京台创新合作

    全国首家两岸科技创新中心,两岸媒体记者一同参观了“科技创新 融合发展”主题展览。展览以“桥”为链,通过4个篇章深入阐述了两岸产业合作优势、基础条件、支持政策,共吸引京台30余家科技企业参展,产业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和装备制造四大板块,集中展示了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创新成果。

    两岸科技创新中心于2023年9月在第26届京台科技论坛开幕式上正式揭牌,落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该中心由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两岸有关协会企业共同发起建立,旨在打造面向两岸科技企业的创新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目前,中心设有科研协同、成果展示、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交往、企业服务六大功能平台,突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科技服务为核心,推动京台科技合作和两岸优势产业对接。

    北京经开区营商合作局负责人表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三城’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高精尖制造业主阵地,具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我们将依托两岸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两岸科技、人才和产业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宣传贯彻,支持台商台企落区发展。”

    感受两岸融合发展

    活动中,两岸记者还一同参访了台资企业,并与部分台商代表交流互动。在台企宝健(中国)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记者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生物科技类产品,包括保健品、美容护肤用品等。2008年,集产品研发、生产、配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宝健亚太营运总部在北京经开区落成,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

    “一直以来,京台两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宝健(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商李道认为,大陆市场广阔,产业门类齐全,人才众多,不少领域的研发技术已处于领先地位。台商台企只有将自身优势融入大陆的新发展格局,强强联合,才能实现更大提升。

    台湾电电公会大陆副首席代表、英业达北京公司总经理邱全成对记者说,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全国的创新研发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建议台资企业北京成立研发中心、建立共同创新实验室,推动相关项目合作,推动科研发展。”

    北京瑞爱鑫生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陈建勋表示,两岸在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对台商、对两岸都是好事,非常感谢两岸科技创新中心为台资企业扎根北京、向上向优发展拓展更多可能。(本报记者 柴逸扉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3日   第 03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