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863008元人民币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访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5-20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612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5月20日电(记者单玮怡 刘向)“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我非常欣赏中国所做的一切。”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监事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迪斯指出,中国的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光伏、风能和高压电力传输等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几十年后,当人类列出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时,中国应当榜上有名。”迪斯说。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广州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的全自动化轮胎安装工作站。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在迪斯眼中,新能源电动车的产业集群在中国,产业规模化发展有助于降低技术成本;同时,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优质技术支持,使清洁能源技术在更广范围内变得可负担,造福全世界。“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吸引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电池等核心零配件供应商聚集在中国。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推动加快创新步伐,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研发也离不开中国。”他说。

    迪斯认为,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行业起步较早,相应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更为成熟,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内部市场广阔、需求旺盛,助力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竞争力提升。

    迪斯总结说,如果汽车企业追求长期成功,就必须在中国发展,不仅在本地生产、研发,还应占据一定的中国市场份额。“德国汽车工业和中国紧密关联,跨国车企持续在中国投资,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德国汽车业前景是光明的。”

    4月23日,人们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参观一款无人驾驶汽车。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谈到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迪斯认为,中国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企业产品不仅面向本国市场,向全球其他地区出口是国际化企业的天然倾向。“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我们同样希望向全球其他国家出口德国汽车。”他说。

    迪斯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良性竞争、促进产业迭代和成本降低,进而改善整个行业发展态势,从整体来看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有很大帮助。”

    谈及新能源车企出海,迪斯建议企业针对欧洲市场和消费者的特点,增强当地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

    5月4日,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闭幕,参观者在2024北京车展比亚迪品牌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尹栋逊摄

    迪斯认为,欧洲不仅具有成熟的汽车市场,消费者的特点也非常鲜明:由于用户群体更加年长,他们更加关注汽车品牌可信度、经销商和维修售后服务,做决策时比中国消费者保守;此外,选择新能源车型的欧洲消费者普遍不是首次买车,是更为成熟的用户群体,非常关注汽车转售价值。“许多中国企业都在尝试走进欧洲市场,我认为,逐步完善本地化还需要更多时间、一致性策略和一点点耐心。”

    迪斯说,中国车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在越来越多地投资欧洲国家,不仅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也为欧盟中国汽车产业的合作沟通架起了桥梁。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