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46339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学习小组】防汛救灾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海外网 发表于:2023-08-09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238

    眼下,防汛救灾仍处在最吃劲的时候。7月底以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洪涝地质灾害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8月5日,哈尔滨森林消防支队战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转移受困群众。(图源:新华社)

    在浙江、福建等地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指挥防台防汛工作。他提出“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等重要理念,反复叮嘱干部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些对当前开展防汛救灾工作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什么会有“骂声”?有一线防汛干部说,在采取应急措施、安排群众转移时,最怕老百姓不配合、不支持甚至公开责难。比如,有人觉得洪水“没什么大不了”,转移是小题大做;有的放心不下家里的财物、牲畜,不愿从危险地带撤离……这时候的“骂声”,往往带着不理解、不认同的抵触情绪。

    不少防汛干部心里也有“包袱”:今天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万一明天“风和日丽”,咋向老百姓解释?动员群众转移,结果一切“风平浪静”,岂不是白折腾?谁都希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费老大劲换来的各种“骂声”实在不好受。

    救援人员在涿州市内乘冲锋舟救援转移群众。新华社记者 高博 摄

    “骂声”和“哭声”都不好听,但有着本质区别。“骂声”是群众暂时的不满情绪发泄,多做工作,可以慢慢化解;“哭声”的代价却往往是鲜血和生命。从中不难看出二者孰轻孰重,听“骂声”总好过听老百姓的“哭声”。

    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面对天灾,组织群众撤退、避险,即便可能十次有九次是白忙活,也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怕老百姓埋怨几句“瞎折腾”。在浙江指挥防台防汛工作时,习近平曾概括“三不怕”:“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宁可十防九空,也要万无一失”,这是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的体现。在自然灾害面前,既要考虑“力所能及”的实际,又要充分想到最糟糕的情况,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备,一旦极端情况出现,必须顶得上、稳得住、扛得起。就像习近平说的那样,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文/钟祺

    编辑/九段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来源:海外网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