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69593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音乐帮助我们理解彼此”

    海外网 发表于:2023-05-29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2012

      笙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是大多数世界现存簧片乐器的鼻祖。从大剧院到广场街头,郭艺演奏笙近60年,用音乐抚慰心灵,沟通中英文化。

      耳濡目染

      郭艺的父亲是中央歌舞团的二胡演奏家。耳濡目染下,郭艺从小就爱上了音乐。他小时候常常趴在排练厅的窗户上看演员排练,一看就是一整天。他自初中起学笙,17岁进入北京电影乐团,很快成为独奏演员,曾为《春苗》《闪闪的红星》等200余部电影配乐,春节联欢晚会、电影百花奖典礼等重大场合也有他的身影。

      但郭艺内心总有一种冲动,希望能了解世界音乐发展,成为一名指挥家。犹豫了半年后,1983年底,郭艺带着家人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期许,拖着满行李箱的臭豆腐、六必居酱菜、花卷馒头,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途。语言不通,通讯也不发达,刚到伦敦的郭艺感到格外孤独。特别想家时他会去希思罗机场看飞机起落,“就当是回了祖国”。

      伦敦居,大不易,郭艺一边学习语言,一边打工挣生活费。他偶然路过伦敦艺术广场,被其多元化的艺术氛围打动,自己也想试一试。通过表演证考试后,郭艺正式开启了广场艺术生涯。他的表演受到“世界音乐舞蹈艺术公司”老板的赏识,跟随公司17次参与WOMAD音乐节,到40余个国家进行演出,观众最多时有近30万人。他还为《末代皇帝》等好莱坞电影配过音,“在异国他乡能参与这样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电影,我特别激动。”郭艺说。

      音乐无界

      郭艺至今记得第一次在伦敦艺术广场表演的场景,“那是一个周六中午,我刚把乐器拿出来,就被人群围上了,大家问我这叫什么乐器。咱们中国的音乐简直太受欢迎了。人越多,我吹得越带劲,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郭艺说。

      无论在剧场还是街头,音乐都一样能抚慰人心。曾有一名患有抑郁症的老人每天坚持来广场听郭艺演奏,去世前在遗书中专门提及郭艺,他的儿子特意前来感谢郭艺为父亲带来的慰藉。

      还有一名母亲,每天都会推着两个婴儿来听半小时演奏。搬家前,她带着录音机找到郭艺,说自己的孩子平时怎么哄都睡不着,但是在郭艺的笙声中,总能睡得很香甜,希望能录下他的音乐。也有医生找到他,希望将他的音乐分享到病友群里,陪伴患者……郭艺痛快地答应了。

      在艺术广场表演37年,郭艺深深爱上了街头演出。他表演位置的地砖,似乎都磨得比周围更光滑。 “在艺术广场,我的观众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跟着我的音乐体会快乐和悲伤,这超越了语言的边界。”他感叹。

      文化桥梁

      郭艺的音乐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甚至吸引他们前往中国。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名穿着球衣的当地男子情绪激动地来到郭艺身边。“我本来有些害怕,担心他砸我的乐器,结果没想到,20年前他在泰晤士河边听过我的演奏。”郭艺回忆。这名听众特别喜欢《小蓬船》这首曲子,反复欣赏中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去中国!”于是他带着全家到中国,在北京开了一家炸鱼薯条店。“我喜欢中国,我喜欢那儿的生活!我就想着哪天还能遇到你!”他对郭艺说。

      音乐也为郭艺搭起爱情的鹊桥。他的妻子阿曼达正是在艺术广场听到他的演奏而被深深吸引,两人相知相爱。他们的儿子头头从小就对中华文化很感兴趣,三四岁就开始画中国胡同、看电视剧《西游记》。他还为父亲拍摄了纪录片《笙乐手》,首次放映就吸引了700余人线下观影,上千人观看直播。

      头头一直认为中国是自己的祖国,25岁时他前往中国,追逐自己的演员梦。郭艺和头头都心怀梦想,一个从中国来到英国发展,一个从英国回到中国逐梦,两代人,40年,画出了一个完满的圆。

      正如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片《破冰者》中的评价,郭艺是中英文化的“破冰者”,是中英友谊的耕耘者。“民众之间的交流力量非常重要,音乐帮助我们理解彼此。”郭艺说。

    睿 加 冷子纯


    来源:海外网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