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55232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共赴文明之约 同绘时代画卷

    海外网 发表于:2023-09-28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991

    尼山苍苍,儒风汤汤;永受嘉福,长乐未央!

    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儒家思想的源头——山东曲阜尼山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主题,交流思想,贡献智慧。

    “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今天,人类社会的种种风险和困境,可能与不同文明之间无法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关。”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坦言,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承认一个前提,这就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本来面目,承认并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实现文明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才能真正消弭国际冲突根源,走出结伴共赢的新路。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论坛认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更具现实意义。

    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所研究员余秉颐和安徽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良琼看来,世界各种文明体系之间应该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形成全球性的不同文明体系相互包容、交流互鉴的局面。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相互包容,实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所必需。提倡文明包容,实现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实,而且将继续被人类文明建设的实践所证实。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刘廷善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专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己任,广泛凝聚国内外儒学研究高端资源,以实际行动答好文明交流互鉴必答题,以开放姿态讲好中国故事,逐渐成为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

    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顾问兼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其米德策耶认为,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多样文明,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百花园。只有保持全球文明多样性、包容性,全球才能丰富多彩,文明才能焕发新活力,文明才能达到“天下大同”,才能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意盎然。

    “全人类共同价值感召力日益增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应对日益增多且复杂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提出的,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正体现出全人类在解决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上的价值诉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说,全人类共同价值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不会停留在观念层面。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它正在具体地转化为一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体现于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政策领域。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感召力日益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不断汇聚,推动全人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价值指向,更是一种现实选择、迫切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宣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更长远的意义则是告别“普世价值观”的虚伪,追求人类共同价值观。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存光认为,如果说人们美善的品行、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与人类文明秩序一定是由优良的文化价值观来引导、规范和调节的话,那么,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无疑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们可以激励和引领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凝聚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根基。而从文明对话的意义上来讲,作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确乎可以构成不同文明之间展开平等对话、进行交流互鉴的重要价值基石。

    与会专家认为,本届论坛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聚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必将进一步凝聚精神共识,增进理解信任,奏响人类文明对话新的乐章。

    “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强劲思想动力”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和为贵的价值观、天下大同的理念等是指导人类解决当下世界乱象、走出人类发展生存困境的重要门径。”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新举办的重要分论坛——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上,王学典做出如上表示。

    专家们认为,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当今也应该发挥其独特的现代价值,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强劲的思想动力。

    论坛上发布的“近十年来儒学发展状况”指出,儒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挖掘阐释其中蕴含的仁爱、仁政和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做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必然要求,也进一步推动着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儒学所提倡的和平、包容、自强、创新、仁爱等理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意义。我们应当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发展儒学,使它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闭幕式上发布了《世界儒学尼山倡议》。倡议提出,我们希望人类的未来变得更好,而不是陷入黑暗的泥沼。我们要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才能创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美好明天。

    “中国始终坚持和谐、和睦、和平的理念,坚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追求‘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吕文明说,中国将和平理念熔铸于基因血脉中,进而全面外化在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之中。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朋友一道,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举办这次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既是对以往交流成果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也有着高度的现实关切和深刻的当代意义。”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加需要我们从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以此来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探索治世之良方。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8日03版)


    来源:海外网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