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836953元人民币

  • 经理人,你为什么要重视管理理论

    zlm123456789 发表于:2009-08-24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5669

    zlm123456789 加关注发私信

    发帖 24奋豆 25粉丝 0楼主

    发表于:2009-08-24IP属地:中国 上海

    更多内容请登录http://www.hbrchina.com/c/article-layoutId-12-contentId-2763.html

    理论常常在管理人员中遭遇不公,因为它让人联想到“理论上的”(theoretical)这个字眼,言外之意是“不切实际”(impractical)。

    但是人们不应该有这样的联想。理论是预测何种行动导致何种结果以及原因何在的一个表述。管理人员采取的每项行动以及制订的每项计划,都基于记忆深处的某种理论,这个理论使他们期望自己打算采取的行动产生预期的结果。但是就像莫里哀(Moliere)创作的《贵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中的茹尔丹先生(Monsieur Jourdain)一样——他浑然不知自己一辈子说的都是散文,大多数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在贪婪地运用理论。

    好的理论至少体现出两方面的价值。

    首先,它们有助于我们做出预测。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种理论。作为一个含因果关系的表述,它使我们能预言跨出悬崖就会跌下去,而不必亲自尝试一下。的确,因为我们手头上掌握的可靠数据都只是关于过去的,所以利用可靠的因果关系理论是管理人员自信地展望未来的惟一方式。

    其次,可靠的理论有助于我们解释现状,从而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及其原因。理论还有助于我们区分毫无战略意义的杂音和预示未来重大变化的信号。

    这里的关键词是“可靠的”。比如,万有引力就是一种可靠的理论。这一理论使我们能预言跨出悬崖就会跌下去,而不必亲自尝试一下。商业文献中充斥着各种理论,它们似乎不切实际,并且相互矛盾。企业高层管理者该如何判断管理理论孰优孰劣呢?

    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好的管理理论如何形成。一项可靠的理论历经三个阶段而形成:最初是描述我们希望弄明白的某些现象。第二个阶段则是将现象的方方面面分门别类。例如,医学研究人员将糖尿病分为成年人病症和未成年人病症,而管理研究人员则将多元化战略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种。这种分类可使研究人员对那些复杂的现象加以梳理,从而突出最有意义的差别。这时就能进入第三个阶段了,即提出一种假说,解释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及其原因。这就是理论。

    作者还通过朗讯、丰田等公司的案例,进一步探讨理论建立过程中的三个方面:确定因果关系,而不是仅仅描述与结果相关的特性;向可预测性的方向迈进,因为好的理论具有权变(circumstance contingent)的特征,能说明一种因果机制将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结果;最后是对失败进行研究,以便完善理论。

    如何才能成为有鉴别能力的理论消费者呢?作者认为,下面几个观点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什么样的理论适合自己的公司

    ● 当研究人员刚开始研究一个问题或商业课题时,仅陈述现象的文章可能会成为随后确定分类,然后解释其原因的重要基础。

    ● 对要求一切都进行革命性变革的著作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如果作者暗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适用于处在各种情况下的所有公司,千万不要相信他们。通常,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不仅要知道何处、何时以及为何必须进行变革,而且还要知道什么应该保持不变。

    ● 如果作者把他们所描述的现象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那就只能认为这项研究只是朝着形成可靠理论跨出了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你最多能知道所研究公司的一些特征与公司的经营结果有某种关系。如果用来指导公司的行动,则很可能使你踏上失败的征途,犹如模仿鸟类振动双臂试图飞行。

    假冒因果关系的相关性常常采取以形容词来修饰的形式,例如,“谦逊的”(humble)首席执行官创造股东价值,或者“风险资本的”(venture-capital)注资更能帮助新创公司获得成功。但是,一个真正的理论应当包括一种机制——一种对某种东西如何起作用的描述。

    ● 请记住,几乎永远不能把某位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当作最后的结论。发现一种理论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能准确地预测结果是一大成就,而不是一大失败。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写新帖

    本周热门

    24小时新帖

    本版热图

    大家也喜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