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97774元人民币

  • 假如你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会飞的小绵羊 发表于:2013-11-18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3 5713

    会飞的小绵羊 加关注发私信 赶快毕业!

    发帖 1162奋豆 1290粉丝 15楼主

    发表于:2013-11-18IP属地:意大利 Borsano

    谣言粉碎机

    假如你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假如哪天被强行抓进精神病院,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好一段时间了,引起的讨论也颇为热烈。故事确认是假的,但违背当事人意愿强行收治的事例确实存在。现实中的精神病院是如何处理的呢?同时又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呢?

    流言: 假如很不幸你被当成精神病被逮进了精神病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呢?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贝克的记者去意大利采访了三个特殊的人物,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精神病院司机,运送途中因疏忽丢了病人,于是在公交车站骗了甲、乙、丙三人送到医院。甲乙两人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却适得其反,最先出院并救了大家的是什么都没做的丙……

    真相:

    故事当然是假的

    这个故事被冠以《假如哪天被强行抓进精神病院,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标题,在互联网上流传颇广。考索其源头可以发现,它甚至曾经出现在2007年第6期的《大众文艺》上[1]。就这个故事本身来说,至少包含四个重要的疑点:

    1、司机不可能一人运送多名精神病患者。精神病人被送入医院的时候,都必定有家属陪同,因为对医生来说,家属是重要的病史提供者,何况很多精神病人发病时,虽然意识可能清楚,但对自己的病情失去判断能力,不认为自己有病,不能区分疾病和现实,专业的说法是自制力缺乏。运送多位病人,却没有出现任何家属,这是不可能的。

    2、被送到精神病院的病人,不会立即被不由分说地收治。到院后,医生会先和患者进行访谈及体格检查(遇上急症发作的病人,对症处理则是首要,其次是向家属询问病情),初步了解情况后,还需要通过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器质性疾病造成的精神病症状,最后根据诊断标准[4]给出诊断。

    3、拥有求助途径。实际上,在精神病院里,病人也有与外界联系的工具。这里设有电话,病友会带有手机,家属也会常常来探视。这三个被误送进精神病院的人完全没有理由“坐以待毙”。

    4、意大利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取消了精神病院。早在1978年,意大利颁布的精神卫生法(Law180)就已经取消了精神病院。在该国,精神病房只在综合医院有,并且床位有限,精神病治疗几乎全部在社区进行[2]。非自愿治疗只发生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譬如:病情突然变化急需治疗,患者不愿接受社区治疗,社区没有相应措施只能去医院,再由两位医生提交非自愿治疗的申请(必须有一位公立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市长及法官审查通过才能行。如果住院超过7天,医生还要重新打报告说明理由[3]。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精神病院的国家[2],难道故事开头的“前不久”是指30多年前吗?

    现实问题却依然存在

    这则流言之所以会流传甚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确实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些并未罹患精神疾病,或者即使存在精神问题,但并不至于要被强行收治的人,被恶意强行收治进了精神病院。此前,深圳邹宜均因家庭经济纠纷被强行送治一案就引起过广泛关注[5]。在互联网上用关键词“上访 精神病”搜索,也能找到不少类似的案例。在电影《没完没了》当中,我们也能看到精神病院派出医生,强行收治病人的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案例往往会引起社会媒介的广泛关注,但如果剔除媒体的聚焦效应,从总体上来说,此类被恶意强行收治进精神病院的案例发生概率并不高。文艺作品描述的“精神病院派员收治”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发生。

    深入了解部分因经济原因被强行收治如精神病院的案例,比如深圳邹宜均案、江苏朱金红案、广州何锦荣案、温州王敏案、上海温秀琴案……谣言粉碎机发现,此类案件最后的解决途径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一旦发现自己被强行送入精神病院,应该克制情绪,尽量减少和避免发生冲突。入院的时候,医生会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但送治的过程往往发生在激烈冲突的基础上,而且常常是通过类似绑架的手段,同时送治者(比如家属)还可能捏造病情,影响医生的判断。这个时候,设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与医生沟通,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其次,入院之后,在适当的时候耐心与医生沟通,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实际上,在上述多个案例当中,当事人都设法取得了部分医生的认同,为事件的最终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利用医院里的通讯设备,与可靠的亲友联系,并尽快联系律师,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自救,避免经济损失。大型精神病院虽然设有单独的封闭病房。这类封闭病房事实上剥夺病人的人身自由,但只有病情很重的病人才会进入封闭病房。

    目前,我国的精神病院一般都遵从“谁送来,谁接走”的惯例,必须由送治人办理出院手续,否则任何其他人(包括非送治人的亲属)都无法接出。所以,这些被强行收治的人往往还是需要由送治者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病人住院期间,也没有任何救助渠道可用。在上述案例中,当事人的律师往往要向当地卫生局、人大、政协、法院、公安、检察院等多个部门求助,但这些部门也均无法直接介入的。其中唯一的例外是“上海温秀琴案”,因为牵涉到台胞问题,在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助下,由第三方提供保证后获救。

    难以回避的制度困境

    中国,很多精神病人都在接受非自愿治疗。向精神医生了解情况时,谣言粉碎机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绝大部分病人不知道自己有病。”事实上,到住院的地步都是重症,有自知力的患者就很少了。病人不知道自己有病,正常人也不知道自己有病,那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病人还是正常人呢?

    其实,自知力只属于定量标准之一,前提是有精神病症状的表现。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症状,如果这个人就是脾气比较怪呢?有些人虽然脾气古怪,但是他的意识是清晰的,思维能力是正常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最近才那么怪,这就不能被判定为精神病。

    精神病的诊断就是靠症状,确诊还是医生的主观判断。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这种主观是有标准可循的[4]。中国有1600万的重症精神病人[6],可以说,在面对这些病人的时候,精神科医生大都是爱岗敬业的。不过,制度性漏洞不仅给少数人创造了条件,也给其他人带来麻烦。“谁送来,谁接走”的行业规则就是漏洞下的产物。

    曾经作为邹宜均代理律师的黄雪涛牵手两家民间组织,在2010年的“世界精神病日”发布了《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报告》[8]。虽然从精神病诊断、治疗的专业性来看这份报告可能存在很多误解与漏洞,但它依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精神卫生法》虽然历经25年,几易其稿,但作为一部法律仍存在着偏重医学的硬伤。[9]内容编写实在和人员构成有着莫大的关系。“强制治疗和人身自由的矛盾”、“监护人指定”、“民政支持”、“犯罪后收治”……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认真、切实地加以解决。

    结论:谣言破解。 发生在意大利的闹剧只是个编造的故事。不过,现实中违背当事人意愿强行收治的事例确实存在。如何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存在制度上的困境,但同时也是医疗界及全社会努力的方向。

    来自iPhone客户端

    一晃,来意大利五年了。

    3条评论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写新帖

    本周热门

    24小时新帖

    本版热图

    大家也喜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