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404274元人民币

  • 最新资讯

    •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人民时评)

      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在“博物馆+”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动更多人...

      330620

      评论(0)

    •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进步故事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转变为经济繁荣、工业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大国我对中国最早的印象来自年幼时祖父在家里分享的故事。他经常讲述中国人...

      330620

      评论(0)

    • 交流互鉴 携手共进(大使随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主席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10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开启理论研讨1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古两党近日在哈瓦那举办第六届理论研讨会,双方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构建...

      330620

      评论(0)

    • 做中国人自己的打印机

      客户在展会上了解汉印3D打印机。奔图工厂内,产线品控人员正在检查打印机组装质量。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消费者使用米家口袋照片打印机1S。作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用设备,打印机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随处可见。然...

      330620

      评论(0)

    • 在韩国推广中国民乐(侨界关注)

      二〇二三年,王薇(左)在中国驻韩国使馆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招待会上演奏古筝。受访者供图王薇,韩国古筝音乐院院长,韩国秋溪艺术大学外聘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乐器普及教育及中韩两国的音乐交...

      330620

      评论(0)

    • 同心同行,共建第一家园

      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的嘉宾在会场外合影。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台胞往来通道更加畅通,在闽生活更加便利;闽台经贸稳步增长,行业标准共通持续推进;民间交流日趋热络,青年交流更加深入……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

      330620

      评论(0)

    • 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锐财经)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通过落实科技创新、税费优惠等政策带动新材料全行业加快创新研发,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在当地一家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工人赶制订单产品。王旺旺...

      330620

      评论(0)

    • 小番茄大丰收 中国农业技术让肯尼亚农户笑开颜

      肯尼亚纳库鲁郡,当地农民乔纳·卡兰贾家的温室大棚里,番茄长势喜人。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摄“这是我第一次种植采用中国嫁接技术的番茄,没想到产量这么高!”在肯尼亚奈瓦沙湖畔、隆戈诺特休眠火山脚下的一处农场温...

      330620

      评论(0)

    • 和评理|中芬合作再添“新动能”,助力中欧关系稳定发展

      中芬建交74周年之际,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于本周一访华,开始了他为期四天的中国之行。此行将有助于两国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在绿色领域的合资经营,由此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能,此外,还有望...

      330620

      评论(0)

    • 为外资创造更多中国机遇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近日,证监会核准汇丰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成为我国第五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外资银行;同日,核准安达有限公司成为华泰保兴基金实际控制人,外资系公募基金再增一家。外资...

      330620

      评论(0)

    • 外交部:中国政府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中国日报10月30日电(记者 赵佳)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近期中国政府多部门积极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激发消费和投资热情,提振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中国经济的活力将持续对外释放。有记...

      330620

      评论(0)

    • 中英户外运动产业合作前景广阔——访英国驻华贸易副使节施睿耀

      新华社昆明10月30日电 题:中英户外运动产业合作前景广阔——访英国驻华贸易副使节施睿耀新华社记者熊轩昂、林德韧、岳冉冉中国户外运动产业近年来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户...

      330620

      评论(0)

    • 逐梦九天再出征——写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际

      问天出征在子夜10月30日凌晨,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宇航东路”和“航天路”交会处,圆梦园广场上红旗招展,早早来到这里的欢送人群在道路两侧排成两条长龙。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

      330620

      评论(0)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京张高铁:见证中国综合国力飞跃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09年竣工通车。詹天佑等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人”字形折返线等举措,建造出时速35公里的京张铁路。百年后的2019年,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的京张高铁开...

      330620

      评论(0)

    • “好戏”开场!黄梅古韵唱响网络普法“新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子君):“守好三观扬正气,莫为名利蒙了心。清朗行动治乱象,网络生态更明净……”10月28日晚,在“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活动的预热展演中,一台名为《共建清朗人人行》的黄梅戏表演,以...

      330620

      评论(0)

    •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

      新华社武汉10月30日电 题: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新华社记者李鹏翔、张阳、田中全一滴水背后能有什么?能汇聚成一泓清水润泽北方,也能发展出百亿产业强县富民。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行进式报道第一站,记者...

      330620

      评论(0)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记者观察:贵州多能互补助力“西电东送”

      我国西部蕴藏丰富的煤、油、气等化石能源,风、光等新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发电能力强,供应充分,是东部“引电”的不二之选。近日,新华社“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小分队来到贵州,调研这里“西电东...

      330620

      评论(0)

    • 十个维度看中国|漫步650多岁的明城墙 感受南京“墙度”

      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如今已650多岁“高龄”。通过持续地修缮和保护,“老”城墙焕“新”生。漫步城墙上下,驻足于中华门、武庙闸、台城,金陵古城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十个维度看中国,这里是江苏南京,带...

      330620

      评论(0)

    • 钉钉总裁叶军:构建中国开放AI生态 让企业创新变得更容易|我说中国式现代化㊼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海外网专访叶军“很多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都在使用钉钉。钉钉已经融...

      330620

      评论(0)

    • “拐弯抹角”的村子,你听说过吗?

      提到成语“拐弯抹角”,你会想到什么?其实,“拐弯抹角”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富人情味的一种独特设计。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楼家塔村,许多房子就有这样的“拐弯抹角”。作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楼家塔村还有哪...

      33062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