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6727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做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沟通从心(新)开始

    默默的一一 发表于:2017-01-26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3254

    默默的一一 加关注发私信 爱幻想的双鱼!

    发帖 265奋豆 729粉丝 2楼主

    发表于:2017-01-26IP属地:  

    时光荏苒,三十四五岁左右的我们按照人生的轨迹,一步步来完成我们祖祖辈辈的传统风俗,曾经的80后多数都已经为人父母,现在孩子该已经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了。可是我们上学有毕业证,结婚有结婚证,考驾照有驾驶证,在教育我们下一代的过程中我们可有“育儿证”?

    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我们已经成为了孩子生理上的父母。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可学会了教育孩子?还是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吗?那我们就out了。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有效教育孩子。

    NO1.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给孩子主动选择权

    曾经有一则很好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狗喜欢上了一只猫,它们也非常相爱,狗把它最喜欢的骨头给了猫,而猫把它最喜爱的鱼给了狗当做食物。可是结果,狗和猫双双被饿死。这个故事浅显易懂,告诉我们在孩子问题上,我们家长干涉的是不是太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不关心孩子真正地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就一味地强加意志,最终你会发现,你买了那么多玩具后孩子不会珍惜,经常损坏,有时候还会不断要求、索取。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给过孩子选择的权利,因为没有自由地体验,就不知道收获的快乐,更不知道珍惜和爱护,才会塑造出一个个的“反季节”儿童。笔者看到过一个家长在画胶板画的地方让孩子涂色,孩子喜欢画大白,可是孩子家长非让孩子画熊大,也许是为了色泽丰富,填充完毕烤干后拿回家准备搁置在家长满意的场所。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在涂色,在涂色过程中,家长又在抱怨孩子涂过界了,最终孩子放弃了涂色,眼前的妈妈开始了代替儿子的“工作”,还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家长把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埋没,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兴趣,这样的做法错误又好笑。因为你们不懂孩子。

    智慧的妈妈知道把权利给了孩子,孩子非常开心,同时也学会了遇到困难的时候独立解决问题。而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是替孩子在做选择,甚至帮助孩子完成所谓的任务,达到自己的“想法、目的”,满足了大人自己“好奇心”。

    NO2:读懂你的孩子,别让孩子缺乏心理营养

    懂是爱的前提,是教育的前提,是管理孩子的前提。你们懂自己吗?你们懂自己的伴侣吗?你们懂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你什么都不懂,那么恭喜你,请为我们自己是“三无”产品的代言人鼓掌。如果你不懂孩子,你怎么教育孩子?你还会继续因为孩子弄乱了你心爱的东西动辄打骂吗?你还会继续因为孩子弄乱了你摆放的整齐的物品指责孩子吗?孩子的一些行为说明了什么?成长过程中你能替他做什么?还是单纯地认为他吃好喝好就可以了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我的一个朋友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到了超市以后,他孩子要求买玩具,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很难选择,最后说选择了三个玩具,孩子的妈妈说只能要一个,最后孩子确定了一个玩具后,妈妈看到价格288元后,立刻反悔,说再去看看别的地方的。这样一个细节,暗示了孩子:“你,不配拥有好的”。

    智慧的妈妈应该懂得的是孩子是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给他规定好具体的金额,让他拿着钱自己去挑选,在高于这个价格之上的玩具孩子会自动地过滤掉,拿五元钱来说(给出的零用钱尽量用十张5角的或者5张一元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知道认识纸币和学会衡量选择自己需要的和想要的,在满足愿望的同时让孩子渐渐地学会理财。FQ(财商能力)必须从小培养。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如同清明上河图的画家用妙笔画出国粹,而不动孩子的父母就是乱涂乱画,没有目标,没有主题,没有核心。

    NO3:高效陪伴和耐心引导,让孩子远离负面情绪压抑下“潜意识”

    有时候你是不是碰到孩子向你要求喂饭的时?那么你就喂,可是喂的时候注意技巧,让孩子张大嘴,喂的情况下掉一勺饭,就从自己碗里再惩罚少吃一勺,最终因为大嘴巴的情况下经常掉饭菜,导致孩子被生生地饿了一顿,孩子经历过以后终于学会认真吃饭,不胡乱哭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破涕为笑,避免孩子负面情绪压抑.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接收不到否定的声音,可是我们如果经常用否定的语言要求孩子“别这样,不要那样”,长此以往,孩子记住的往往是与你意愿相反的指令。比如说你让孩子不要结巴,别弄脏沙发。孩子大脑里会记住结巴,弄脏……所以这样的训斥地指责或者“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的。如果我们拿一只录音笔记下我们每日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快点”,快点的否定语言是“不要慢”,凡是负面情绪用肯定词语表达出来带着“不”、“别”的,或者直接用否定词表达指令的,那么孩子永远是听不了你的话的。

    NO4:一手规则一手爱,帮助孩子度过重要的17个敏感期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17个敏感期,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孩子敏感期》一书中做了详细阐释。我们今天只看看几个重要的敏感期。

    一是口腔敏感期。吃奶是上帝赋予孩子的第一个本领。有的妈妈反映孩子动不动吃手,其实吃手是个正常的现象,因为孩子幼时的牙齿敏感期时妈妈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让孩子安全度过,没有重视到孩子的潜意识需求和内在需求,导致了孩子咬扣子、咬拉链、咬手等行为。这个时候要注意转椅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苛责并打压孩子辱骂孩子不讲卫生等等。

    二是完美意识敏感期。“别人咬的东西我不吃”、“这个我不要”,其实这个时期是孩子建立兴趣的时期,不是孩子毛病事情多,这是他在要求自己想要得到的,如果想要的得不到满足,他以后就会变得“挑剔”。如果是女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注意10岁之前要帮助她改正并顺利度过,男孩子12岁之前要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习惯。

    三是自我意识敏感期。“那是我的”,打人等行为是这个阶段常见的行为。这个阶段是人格魅力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时期“逆反”,你要合理引导其过渡,不要因为孩子的言语和行为过激一味斥责,在合理范围内开导才是关键的。

    四是情绪管理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存在“摔东西”、“不吃”、“不要”、让他喊谁就是不喊的行为,那么他就进入了情绪管理敏感期了。孩子这个阶段根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家长的也要耐下性子,积极开导,并不能暴力“镇压”。

    NO5:营造合理环境,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能力

    你在一旁写上四个小时的论文或者工作时,孩子能不能在你的旁边待上安静的四个小时呢?偶尔孩子中间可以走动,可是不该让孩子能够影响到你。即使有的孩子做不到,你也大可不必着急,因为你要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多血质和胆汁型的人睡眠少,精力旺盛,有的大人中午没有午休或者晚上睡觉四五个小时就能够让他们保持充沛的精力。如果你的孩子存在让你苦恼般的“打了鸡血”一般,你可千万不要责怪孩子。有时候需要自己恭喜自己,你的孩子在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上存在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这种孩子长大后也适宜于做迅速而灵活的工作。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的家长也不必情绪低落,喜睡眠、做事喜欢规律性,严肃认真也是这样孩子的特性。一切都是自然规律,不必烦恼。

    NO6: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家长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科学研究表明,0-6岁的孩子具有吸收性的心智。你做的好的孩子不一定吸收,你做的不好的他一定会学会。贪嗔痴疑慢是人间五毒,如何不让嗔怒成为你教育孩子路上的绊脚石,是摆在你面前的一道重要的课题。一个人要是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不配做合格的父母的。你会笑,可是真的会吗?70%的人不具有会笑的能力,只是具备了笑的功能,如果能够在心情不太舒爽的情况下把笑留给孩子,才是真正的能力。各位家长可以在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的时候,把数数到20,这样再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把愤怒降低至20%。

    孩子心灵上许多烙印多事成人无意间造成的,只有情绪好的父母在潜移默化中可以给孩子最温暖的爱。

    NO7:父母注意力转移,关注好行为忽视坏行为

    欣赏、赞美和信任是激发动力的能量源泉。我们从小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习惯,家长在开完家长会后经常因为在会上老师对孩子的一些瑕疵就回家对孩子指责呵斥。这种“告状”后的“教育”让我们把孩子的老师立于孩子面前成了揭发孩子的“罪人”,让孩子厌恶、憎恨老师,从而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渐渐失去了兴趣。智慧的家长应该学会放大老师和孩子的优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我们举个例子。1+2=3;2+2=4;2+3=6;4+1=5。孩子做完这些题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很多家长把目光积聚在第三道题上是不是?可是智慧的家长会这样表扬孩子:“孩子,四道题你做对了三道题,你真棒”!孩子也会因为自己做错了一道感到内疚,下次做题也会认真,人的内生责任感是存在的,家长无需过度苛责。其实科学家早已表明,收到肯定和表扬的孩子,情绪高涨,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吸收知识速度快。不要总把视线放在结果上,错误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全天下的家长朋友们,以后孩子4岁以后请叫孩子自己的名字,男孩就叫儿子,女孩就叫女儿,不要宝贝儿宝贝儿的喊,给孩子一个身份确认,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孩子、引导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切条件让他参与和放手选择,增加体验的机会。只有有问题的家长,没有有问题的孩子,不要总是对外找借口,多一些内在找原因。如果孩子总是缠着你,也许是想唤起你的注意,如果孩子把爸爸妈妈经常对调位置叫错,那么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叠加;如果孩子无所约束的看电视玩电脑,请检查一下是否自己在约束孩子方面做的不够?如果孩子总是怪你的车不够好或者你的身份给他带来羞耻时,你想想是否幼时有没有拿孩子跟别的孩子做过比较?请认真对待孩子的一言一行,耐性解答。换位思考,换个角度也许就有了答案。

    全天下的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更需要做的是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让走心的有效沟通伴随孩子成长的一生。

    奋斗吧,双鱼软妹子!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写新帖

    本周热门

    24小时新帖

    本版热图

    大家也喜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