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61976元人民币

  • 佛罗伦萨 乌菲兹博物馆

    easy-easy 发表于:2014-07-02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1 29389

    easy-easy 奋大官方团队加关注发私信

    发帖 2620奋豆 4815粉丝 32楼主

    发表于:2014-07-02IP属地: 意大利 米兰

    乌菲齐美术馆几乎称得上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收藏品。

    这里陈列着所有著名意大利艺术伟人的作品:不仅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还有意大利中世纪早期、巴洛克时代以及风格主义全盛时期的画家,此外还有来自遥远的国家,如荷兰西班牙德国等地的艺术家。这里收藏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丁托列托、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等无数大师巨作。

    开放时间:8:15-18:50(周一休息)

    门票:13欧,语音导览器:单人4.65欧元,双人6.2欧元。一定要提前预约,否则现场排队2.3个小时。

    搜集整理的名画介绍——

    画室 15 达芬奇画室

    baptism (1).jpg

    《基督受洗》(baptisme of christ)

    在绘画方面,韦罗基奥很大程度是因为他那著名的徒弟而知名的,他主要的成就是在雕塑方面,我们从他画作中粗犷棱角的形体刻画,可以看出这一点,米开朗基罗早期的雕塑创作曾深受他的影响。他是佛罗伦萨最受欢迎的美术教师,鼎鼎大名的达芬奇就是他的学生之一。由于韦罗基奥的画作常常有他的学生参与,我们很难确定在他的名下的作品有多少是他本人所作。可以确定画面中的两个中心人物肯定是韦罗基奥所作:严肃庄重的圣约翰迈前一步,正专心致志地为基督施洗,为了使画作放在圣坛后依旧能吸引人,画家强调了人物的姿态。跪在河边准备给基督披上斗篷是两位天使。据说背对着观者的那位有着金色卷发,气质优雅,如在梦中的浪漫天使是年轻的达芬奇所绘,这也是这幅画作之所以闻名的原因之一。

    列昂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列昂纳多(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地球人都知道……

    1-lippi_adoration_of_the_magi.jpg

    《三博士来朝》,又名《麦琪的礼拜》(adoration of the magi)

    该画表现的是三位圣贤拜访初生的基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画上有36人和11头牲畜,其中一个牧羊人孤独站立在画的右端,他被认为是年轻列昂纳多的化身。背景中的废墟代表着异教的衰败,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象征手法。因为画作没有完工,可以看到黄褐色油彩下的底图,从而得知列昂纳多的绘画过程。《麦琪的礼拜》历来被认为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画作之一,直到毛瑞梓里奥•萨拉斯尼露面。他是位颇孚众望的艺术鉴赏家,有近30年的检辨经验。他接受乌菲齐艺术馆的委托,评估《麦琪的礼拜》是否经得起修复。然而,他于2002年4月21日通过《纽约时报》记者美琳达•亨博格,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我们今天看到的《麦琪的礼拜》,没有一笔油彩是列昂纳多涂上去的。”萨拉斯尼肯定地指出,虽然《麦琪的礼拜》的灰绿色草图是列昂纳多起草的,但他却并没有完成创作。他认为那是一位匿名画家在列昂纳多去世多年之后在那幅草图上涂上了颜色,而且那位匿名画家还在画中隐藏了秘密。用红外线反射仪和x光照出的照片显示,这个调皮的画家,在列昂纳多的草图上填颜色时对原作作了令人费解的改动,好像要故意改变列昂纳多的真正意图……他的理论受到举世知名的列昂纳多研究专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卡尔罗•佩德利提的支持。佩德利提与萨拉斯尼有30年的交往,声称后者近期的检验结果正确无误。“根据他提供给我的材料,”佩德利提说,“显然是列昂纳多的草图上受到佚名画家的涂抹。”丹•布朗也在他的书中举例说明:圣母的右脚趾和足跟均为尖梢,圣子的小脚活像用木头刻成,头上好似戴着“儿童发套”。萨拉斯尼认为,几个世纪来公认该画是列昂纳多一人之作,这对精通人体解剖的列昂纳多来说是一种侮辱。

    Bartolomé_Esteban_Perez_Murillo_023.jpg

    《天使报喜》(annunciation)

    圣母玛利亚的生平鲜有人知,只是在《新约》里面有少许记录,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天使报喜和耶稣降生的故事。根据记载,玛利亚的父母是约亚敬和安娜,玛利亚三岁时被送往耶路撒冷参加神殿的仪式,自己走上长梯直到大祭祀的面前。长大后玛利亚与木匠约瑟订婚,居住在加利利的那撒勒城。正是在这个时候,上帝派遣天使加百列来到了未婚的玛利亚面前报喜,告诉玛利亚作为圣女的她,已经怀孕并将产下一个儿子,名字应该叫耶稣。玛利亚回答天使说:我当然愿意做上帝的使女。自从中世纪以来,“天使报喜”一直是艺术家们广为描绘的。画中除了玛利亚和天使,还经常出现代表圣灵的鸽子,象征耶稣通过肉身来到人间。天使还会拿着一只百合,象征玛利亚的圣洁。玛利亚则拿着一本书,象征应验《旧约》里面处女生子的预言。有的画家还会画上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作为背景,象征人类的堕落和觉者来世以救度人类。而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ci)于1472-1473年创作的《天使报喜》,则采用了一种肃穆的表现手法,画面色彩凝重,玛利亚身后高大的建筑和面前摆放着雕塑精美的几案衬托出庄严神圣的气氛,而天使加百列屈尊而跪的姿态和深红色的裙裾,无不烘托着为了救度世人的耶稣的来临是一件无比严肃的事情,是多么的重大神圣。

    画室 2 乔托画室

    乔托 giotto di bondone

    达芬奇推崇他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的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乔托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和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画的画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山祖师。他出生于意大利菲冷翠近郊,同时也是位建筑师。菲冷翠的圣玛丽亚大教堂就是由他负责营建的。

    画室 7文艺复兴早期

    乌切罗 paolo uccello

    乌切罗出生于菲冷翠,是一位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儿子。他的作品特别强调远近法,不拘泥于创作对象的实际颜色,每每改用自己所喜爱的颜色来作画,也曾惊世骇俗地将原野涂上天空的颜色,或把街道整个染红。他的作品给人一种超乎现实的印象,对20世纪的超现实绘画产生了影响。在这个画室里有他著名的《圣罗马诺德战役》(the battle of san romano)。

    弗兰切斯卡 piero della francesca

    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博戈圣塞波克罗,父亲从事皮革业。他以稳重的色调,毫无破绽的构图和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描写能力,在文艺复兴诸画家中表现得极为杰出。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晚年热衷于几何学,也有著作传世。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登陆的那一天,他逝世于故乡,据说当时已经失明。在这个画室里有他著名的《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diptych of the duchess and duke of urbino)。

    画室 8 利比画室

    利比 filippo lippi

    利比十五岁成为修士后曾一度云游四方,却因爱上修女而触怒教宗,最后只得还俗,也被世人称为修士画家利比。受到其生平的影响,它把漂亮的女士幻化成圣母和天使的形象,作品充满了人间情趣的特色,画作技巧承继其老师们:安琪利科的抒情优美画,马萨奇奥德写实主义画,道纳太罗德里提雕塑等三种风格融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格,在画作里富有戏剧性,神袛具备了人格外貌与性格,用色高雅明净。在这个画室里有他著名的《圣母,圣婴和天使》(madonna with child and two angels)。

    画室 10-14 波提切利画室

    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波提切利是菲冷翠画派的重要代表,生于菲冷翠,原名亚里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力佩皮,真名叫亚历山大•菲利浦,“波提切利”是绰号,原意为“小桶”。他少年时期曾学过金银手艺,因为有绘画天资,15岁时被做皮革匠的父亲送到修士画家利比门下为徒。利比带着波提切利一同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并借鉴古希腊艺术中的理想,所以他们创作的圣母子和神话人物都具有世俗的情态:和蔼可亲、动作轻盈、身着绢纱、临风飘逸。后来波提切利又转从韦罗基奥门下,与比他小7岁的达•芬奇同窗共学。1470年,27岁的波提切利决定自立门户,独立开设自己的绘画工作室,接受社会订件。由于波提切利曾师从利比,因此也受美第奇家族的喜爱和赏识,逐渐成为美第奇宫廷画家中的领袖,受到美第奇家族的保护,描绘过许多以异教徒为主题的作品,以及圣母,圣子像等名作。后来,他的神秘性倾向越来越强,埋首于创作但丁“神曲”的插画。据说他晚年时失去了所有的财产,也丢了工作。有人看到他拄着两根拐杖,在街上蹒跚独行。波提切利于1510年在菲冷翠去世。乌菲齐的官方介绍上将波提切利画室编号为10-14画室,其实这里并没有几间画室,只是在一间大的画室容纳了波提切利15件传世巨作。作品包括了从受到修士利比和韦罗基奥等影响的早期作品,到被美第奇誉为天才的圆形画作,和晚期的神秘画作等。在这个画室里有他最著名的作品《春》(spring)和《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

    《春》(spring)

    文艺复兴时代,第一幅以异教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就是这幅作品。在波提切利所处的时代,艺术家们关心的人物都是以男性为主,而此画是最早以恢宏的气势赞颂女性的美与优雅的画,日后也成为世界名画之一。站在正中间维纳斯上方的是蒙住眼睛的丘比特,这里的维纳斯不仅代表了爱的女神,而且也代表大自然中拥有一切的繁衍力量,她和右侧正在洒玫瑰花的花神显然都怀孕了。右侧的西风之神正捉住山林女神克洛丽斯,向她吹气,西风之神忧郁的蓝色面容,与克洛丽斯带着惊奇的脸庞形成对比;左边的墨丘利正要转身,似乎说明了季节正要转入夏天,维纳斯心不在焉的举起右手,为一旁的美惠三女神祝福。画中所有的人物的脸孔都深具古典美,体态显得轻盈,各自自在舒展地飘浮在草地上。以维纳斯来说,过去的形象甚少穿着这么飘逸透明。作品充满哥特式的画风,优雅而轻盈。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名作,据传是为美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大概创作于1432年左右,画中情节和形象塑造是依据美第奇宫廷御用诗人波利齐阿诺的长诗。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裸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诗中描述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吹送到幽静冷落的岸边,而春神芙罗娜用繁星织成的锦衣在岸边迎接她,身后是无垠的碧海蓝天,维纳斯忧郁惆怅地立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体态显得娇弱无力。这个形象告诉观赏者,维纳斯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观的反映。此画中的维纳斯的造型受到古希腊雕刻的影响,从体态和手势都有模仿卡庇托利维纳斯的痕迹,但缺少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而强调了秀美与清纯,也兼具含蓄之美。同时,这张维纳斯的脸,也是所有艺术创作中最美的脸,她的脸一如乐谱线条般生动,和古代雕像中那种扁,圆,呆板的脸完全不同,据说可能是以波提切利的情人西莫内塔•韦斯奇的脸为模仿对象画成的。波提切利着力于描绘体态修长,以轻盈身姿站在贝壳上的维纳斯,身体线条明晰到几乎可以作为浮雕,而这么苗条优美的维纳斯,在体态丰盈的花神对比下,更显娇弱。左侧猛力吹着风的西风之神,这在原来的神话中并不存在,波提切利再度运用想象力,创造出这一男一女搭配的西风之神;右下角的时序女神穿着一件精巧的白袍,腰间缠着花。在波提切利的许多作品中,都出现这样的衣着,这些灵感也许是来自希腊或是哥特式的艺术创作。在仪态万方的裸体女神身上,我们看到了充满灵性的美感,宁静得让天与地融合为一,使它从原本仅是一幅题材充满异教美的作品,变得深深打动人心。《维纳斯诞生》还有另一层涵义。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认为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实际上说的就是: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画家用维纳斯的形象来解释这种美学观念,因为维纳斯一生下来就是十全十美的少女,既无童年也不会衰老,永葆美丽青春。

    画室 17 hermaphrodite

    《沉睡的hermaphrodite

    这个优雅的小房间可以追溯到ferdinando i时期,当时被称为“数学房间”。今天房间的名字《沉睡的hermaphrodite》则是取自房间内这座自1669年已经陈列在这里的暧昧而性感的大理石雕塑。hermaphrodite 这个字来自hermaphroditus,是aphrodite与hermes的儿子。hermes和aphrodite都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祗,aphrodite就是爱美神阿芙乐蒂,在罗马,她的名字叫维纳斯(venus), 是罗马战神mars的妻子。hermes在罗马的名字叫mercury, 是aphrodite其中一位情人 (希腊与罗马神祗之间的男女关系一直都是一笔糊涂帐)。 hermaphroditus是一名美少年,水仙子salmacis对他非常的迷恋,希望能与他永远在一起,但反遭hermaphroditus的耻笑讥讽。为了报复,水仙子趁他在她的湖中玩耍时,进入了他的身体,与他结连在一起,从此hermaphroditus有著两性的特征与性情,并成为了hermaphrodite雌雄共体的字源。

    画室 19 彼鲁基诺和西尤列里画室

    彼鲁基诺 perugino

    彼鲁基诺•彼得是意大利籍画家,活跃于佩鲁贾。1481年,他同波提切利(botticelli),多米尼克•吉尔朗多利奥(domenico ghirlandaio),科西莫•洛雪利(cosimo rosselli)一起为罗马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绘制壁画,并由此闻名。彼鲁基诺在西斯廷教堂的主要作品是《耶稣传钥匙给圣彼得》(christ handing the keys to st. peter),还有一些壁画,为给米开朗基罗的《最后审判日》(last judgment)让位被毁。彼鲁基诺是拉斐尔的老师,他的作品显得感情平和,虔敬胜于激情,可以说彼鲁基诺是文艺复兴主义风格的先导,另外他对19世纪拉菲尔前派(pre-raphaelites)也有巨大的影响。

    《佛朗切斯科德爾奧佩雷的肖像》(portrait of francesco delle opere)

    这幅木板蛋彩画作于1494年,画作背后的一行铭文透露了画中男主角名字:francesco delle opere,他是住在菲冷翠的一位工匠和宝石雕刻匠,也是一位非常笃信神灵的人,就象他手中卷轴上的字"timete deum"说的那样。他身后的背景是一片开阔的山水,这是典型的比利时佛兰芒艺术的风格。

    西尤列里 luca signorelli

    壁画大师路加•西尤列里(luca signorelli, 约1450~1523)生于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高尔托纳城(cortona),幼时师从画家比皮罗•德拉•法兰西斯卡五年之久,进步神速。后赴文艺复兴的摇篮菲冷翠习画并工作,在此深受波提切里(botticelli)、波拉友劳(pollaiuoio)和李比(lippo lippi)等大师画技的影响。西尤列里最富盛名之作,为1499~1504年间所绘奥威埃托教区主教堂内圣布里吉奥圣母小教堂(chapel of o. l. of st. brizio, cathedral of orvieto, umbria)的壁画六幅,主题是“万民四末”(the four last of all people):即死亡的复活,公审,天堂和地狱。总而言之,大师西尤列里的作品强调人物的写真和详实,擅用光与暗的对比,把人物的感情衬托出来,不太重形式与颜色。

    画室 20 丢勒画室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albrecht durer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生于德国纽伦堡的一个首饰匠家庭,自幼随父学习金属雕刻工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呼应。丢勒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当大师进入不惑之年时创作一批版画,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他成就的最高峰。丢勒的全部艺术活动是和德国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他是德国第一位真正的有思想的艺术家。这位日耳曼伟大的儿子,不幸于1528年4月死于严重的肝脏病,终年57岁。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骑士、死亡与恶魔》等。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画室 25 米开朗琪罗画室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michelangelo bounaroti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

    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末日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圣家族》(la sacra famiglia

    《圣家族》又名《多尼圆形画》,是他于1504年在佛罗伦萨时完成的,作为他早期的板上宗教画,可以说也是一首美丽的天伦诗。《圣家族》是一个传统题材,主要是描绘圣母、圣约瑟和圣婴基督,不过米开朗基罗在这一幅画上的三个宗教形象已完全成了民间生活的普通人物了。也许是艺术家长期作雕塑的关系,这里的色调与形体结构稍显生硬一些,为了处理好人物的衣褶关系,光暗的对比较强,明暗转折还不够和谐。画作描绘的是一个木匠家庭,米开朗基罗把约瑟、马利亚表现在专注于圣婴的天伦乐趣之中,此种情景通过三个人物的戏剧性组合得到了和谐的世俗化体现。背景上还有几个裸体像,好象有一个野外浴池,圣家族就在一块野地上休憩。构图紧凑,主调和谐,给人以亲切感。

    画室 26 拉斐尔画室

    拉斐尔桑蒂 raffaello sanzio

    拉斐尔(1483-1520)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彼鲁基诺门下,1500年出师。拉斐尔早期代表作包括《西斯廷圣母》、《23岁自画像》、《教皇利奥十世像》等。1504~1508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同时他对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均认真领悟,博采众长,特别倾心学习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使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风格日趋成熟,从而迅速取得了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鼎足而立的巨大成就。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带金莺的圣母》(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草地上的圣母》(藏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和《花园中的圣母》(藏卢浮宫博物馆)。1512~1513年绘成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圣母、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的体态健美而有力量,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另一幅更为高大的是祭坛画形式的《福利尼奥的圣母》和稍后创作的《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都堪称是他完美无缺的作品,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1509年后,他被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邀去绘制梵蒂冈皇宫壁画,其中签字厅的壁画最为杰出。这批遍布大厅四壁和屋顶的绘画,分别代表了人类精神活动的4个方面: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作品除发挥了他特有的绘画风格外,还特别注意到了绘画表现与建筑装饰的充分和谐,给人以庄重显明、丰富多彩之感。这期间重要作品还有为埃利奥多罗厅绘制的《埃利奥多罗被逐出神殿》和《波尔申纳的弥撒》,为火警厅绘制的《波尔戈的火警》和为法尔内西纳别墅绘制的《加拉泰亚的凯旋》等。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运用都达到了新的境界,被誉为古今壁画艺术登峰造极之作。

    1520年,37岁的拉斐尔倒下了,与其说他的才能与精力是被雪片似的定单、无休止的工作夺去的,不如说是他追求"功利"的野心毁灭了他。

    在他的安息之所--罗马圣贤祠,刻上了这样的墓志铭:

       这里安息着拉斐尔

       他活着--大自然害怕被征服

       而他死后

       又担心自己死去

    《带金莺的圣母》(madonna of the goldfinch)

    在金字塔形的构图中,倚在圣母怀中的小耶稣和小约翰,抚弄停在圣母膝上金莺的动作,自然且贴切地传达出对幼小孩童的呵护情意;圣母左手拿着祈祷书,视线一时从树上移开,转向两个孩童,则是时刻关注的表现。在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圣子的脚轻轻地踩在圣母脚上,这种身体的接触充满了亲情,动人心弦。这确实是一个不平常的动作,具有表现人情与天伦乐趣的特殊意义;这样一个细节,透过拉斐尔充满爱意的完美笔触,随着时间季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线与色彩所描述的环境,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统一,简练的构图来自拉斐尔为创作每幅作品而画的一张张草图,他在描绘人物时,总是先画出人物的裸体像,然后再添加服饰上去。这点与米开朗基罗相似,可以一方面表现出人物的稳重感,另一方面则呈现出人物的立体感,从而使其跃然纸上。这些构图的细节与人物的表情姿态,为画作积蓄了丰富的情感。

    画室 28 提香画室

    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io

    提香(1490-1576)出生在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带他游历威尼斯,后来当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斯。提香在乔凡尼画室与比他大一岁的乔尔乔内同学,乔尔乔内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开放的思想行为,熟练的绘画技巧以及对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现力,令提香崇拜得五体投地,乔尔乔内竟成了他心目中的上帝。提香崇拜乔尔乔内,模仿他的绘画风格,以至人们几乎辨别不出作品的作者。他们开始独立接受订画,乔尔乔内接受来的订件,大都交给提香去完成,后来乔尔乔内越来越发现在色彩创造和艺术技巧方面,提香有超过自己的可能,这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冷淡和紧张。从此乔尔乔内更加抑郁寡言,他把这种内心的不安发泄到更加放肆的寻欢作乐中去,使他在 33岁风华正茂时,耗尽了精力,在一次鼠疫传染流行时辞别了喧闹的人世。乔尔乔内的早逝,使提香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发展。这种艺术风格体现了威尼斯艺术的成熟。他对色彩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用色大胆,色调极其丰富明快、微妙而准确;他的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不拘陈规;画面响亮而又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他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既赋予他超人的天才,也给了他常人的弱点。他贪得无厌,为了金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在38岁时,获得了威尼斯共和国首席画家的地位,后来又被封为伯爵,是教皇和国王的座上客。有人说他像法国的伏尔泰一样,对权势躬身下拜,在皇室贵族的微笑中享受恩赐;也像伏尔泰一样对宗教抱怀疑态度,和女人在一起时则万般风流。他的这种人格和心理,流露在他的艺术创造中。瓦萨利说,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才相比,无论是拉斐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1576年的威尼斯大瘟疫,人们在北部海岸提香的别墅中找到了他,和死亡捉迷藏的游戏结束了,他在99岁时终于向死神屈服了。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the venus of urbino)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画中人,人们推测是当时的一位贵妇人,名叫艾列奥诺拉乌尔比诺夫人的肖像,所以她不是神,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享乐的上层妇女形象。画家没有把这个女人画在大自然中,其艺术处理是十分大胆的。一个普通贵族的室内环境,华丽的床榻,女主人脚边的小狗以及远处正在翻弄衣箱的两个女仆和窗台上的盆花,所有这些细节说明,它是一幅风俗画,它可能是受委托而作。类似这种画在欧洲其他国家,大概要迟一个世纪,而在威尼斯,上层社会对绘画的感官享受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了。此画与乔尔乔内的《睡着的维纳斯》极为相象,也是提香的创作处于最旺盛的年代的杰作。

    《花神》(flora)

    花神原为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芙罗拉。意大利人把每年的4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在节日期间人们欢聚在一起尽情地嬉戏,人们用各种鲜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环境也布满花草,集会时有花神出现,往往是手持鲜花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装扮。历来画家都喜爱借用神话中的女神来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传达人性、人情和人爱的思想感情。这是一幅肖像性很强的主题性绘画,华中是位手持花束的威尼斯美人,整个形象就像盛开的鲜花令人倾慕。据说画中女子是画家当时热恋的情人,画家只是借神话之名,表达自己对情人的爱慕之情。画家以半身肖像构图。画中人转身俯视,目光专注作沉思神态;似乎由于转身的动态而使宽松的内衣自然滑落,裸露出丰腴的酥胸;金黄色的秀发披撒在圆浑的双肩上,与充满生命的肉体形成对比,使健壮的身体透露出青春活力,整个形象给人以庄重、典雅致感。提香是一位伟大的色彩大师,他特别强调色彩的和谐,绘画笔触要服从于色彩与光线对比的需要,笔触不仅要刻画对象的质感,同时笔触的动态起着塑造形体结构和传达情绪的作用。我们在花神的形象上看不到笔触和色彩,映入眼帘的是真实的秀发、肉体和服饰,它们之间所富有的节奏韵律恰似一首优美和谐的交响乐曲。

    画室 35-45 新画室

    鲁本斯 pieter paul rubens

    鲁本斯(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1577 年6月28日生于德国的锡根,1640 年5月30日卒于安特卫普。17世纪欧洲出现四位鼎立的大画家:意大利的卡拉瓦乔、佛兰德斯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其中唯鲁本斯最幸运,他不仅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的整个西欧绘画。鲁本斯的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伊莎贝拉勃兰特》(portrait of isabella brandt)

    鲁本斯被任命为外交顾问是在1621年,开始涉足外交事务并被封为贵族头衔是在1624年。此画作于1625年前后,鲁本斯与伊莎贝拉结婚至此已满16年,伉俪情笃。事业与家庭幸福的双重精神力量是我们欣赏这幅肖像画时理解画家内心的依据,伊莎贝拉此时已三十四岁,徐娘半老,她的矜持、文静与内心和谐的微笑,正是画家所要刻画的妻子的性格。肖像被画得很精细,伊莎贝拉右手持一珠宝盒,左手搭在右胸侧的饰带钮扣上。这一双手的描绘,从某种角度上看,似乎要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那双手画得还要情深意浓些。当这幅肖像完成的第二年,伊莎贝拉•勃兰特就因病去世。对于画家来说,它是最后给他留下来的一张熟悉的面容。不妨说,画家在这幅画上浇注着画家对妻子16年的燕尔情谊。如果说,妻子之死是画家抱恨终天的大事,那么这幅肖像就是他唯一的慰藉。鲁本斯回到安特卫普后,先后完成了一系列著名的肖像,然后唯独数这一幅《伊莎贝拉•勃兰特》在表现上最富深情厚意。

    伦勃朗 rembrandt van rijn

    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生于莱顿,1669年10月4日卒于阿姆斯特丹。伦勃朗出生于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曾入过大学,不久捉缀学当了画家,干上了专画肖像的热门职业,并娶了一个福家小姐。妻子富裕的家庭为伦勃朗事业成功的基础。直到1642年妻子去世前,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伦勃朗开始陷于债务之中。当伦勃朗1669年去世时,他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人世沧桑,人情冷暖,给伦勃朗的绘画打上了强烈的生活烙印。人世炎凉使得伦勃朗对人的理解也更深入。他的人物画中开始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物心灵的表现。伦勃朗认真地观察他的表现对象,他认真地表现他们的富于心理透析意味的姿势和人与人间情感交流的微妙关系,以及他们脸上每一个细节所透露出的心灵的悠长意味。伦勃朗的自画像是著名的。年轻的无忧无虑的伦勃朗曾经把自己画成漫画式的美化青年,戏谑般浪子,装扮式的文艺复兴的廷臣。他仔细研究过自己的脸部特征和各种表情、皮肤与头的不同式样,采取各种姿势、穿着各种服装,运用不同的光照,直到贫困饿生活在他的面孔上留下的深刻的印迹。伦勃朗的人物总是给我们透露出复杂的心灵的信息。伦勃朗的绘画有富于情感的丰富色彩他的色彩总是那么深沉、厚重,在一片深棕色的基调中,他谨慎到使用着有限的亮色。他利用织物的华贵的闪光,在明亮的金黄、朱红的点缀中构成一片漂亮的暖调,他在这种调子中又不时穿插些鲜明的蓝、绿等冷色,使其颜色如同宝石一般熠熠生辉。也许,伦勃朗对光的使用给人的印象更深。如同他谨慎地使用亮色一样,他也独到地运用明暗。他自由地戏剧性地处理复杂画中的明暗光线,他利用光线来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的因素。他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情节性绘画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

    伦勃朗在绘画史——不独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后世的荷兰伟大画家梵高曾面对伦勃朗的画说过,“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这幅画的前面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这就是伟大的艺术不朽的魅力。

    《伦勃朗的自画像系列》(self-portrait)

    卡纳莱托 canaletto

    卡纳莱托原名乔凡尼•安东尼奥•康纳尔(giovanni antonio canal),意大利风景画家,作品充满感情,色彩和谐,轮廓明确,对后代风景画家影响很大。出生于威尼斯,父亲是布景师。作品手法自由而精巧,善于处理风景画中阳光和阴影的关系,阴影的效果,建筑物明暗光度的差异等,当时很少人重视这些。他主要绘画威尼斯风景,大部分是模仿别人的作品,也采用“照相光学法”使实物形象透过镜头射到玻璃板上,在此基础上绘景着色。后来又发明机械制画法,利用轨尺和罗盘,运用一定比例和程式作画。1730年代是其创作盛期,1740年后,其风景画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气息。1746年去了英国,1763年回到威尼斯,被选入威尼斯美术院,同年被任命为绘画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两大类,一是威尼斯风景,如《威尼斯公爵府的景色》;一是英国风景,如《从泰晤士河北岸刊格林威治医院》。他的一幅作品《威尼斯港口的驳船》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以1143.2万英镑(合2008.6024万美元)拍卖成交,可见其影响力。

    《威尼斯公爵府的景色》(view of the ducal palace in venice)

    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卡拉瓦乔(1573一1610)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伦巴底一个贫苦之家,由于他出生的村子叫卡拉瓦乔,所以别人送给他这样一个绰号。早期,他曾从米兰的西蒙•彼得尔查诺学习,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曾接触过样式主义艺术。但是,对他的艺术起着重要影响的当然还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大师的作品和伦巴底的现实生活。大约在16世纪如年代,他来到了罗马,开始寻找和开辟自己的艺术道路。他早期的重要作品有《抱水果篮的孩子》(1589)、《酒神巴库斯》(1589)、《逃往埃及途中》(1590)、《弹曼陀玲的姑娘》(1595)以及《女卜者》(1588—1590)等,这些作品都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一生,从生活到艺术,都是一个叛逆者和革新者。他将宗教上的人物描写成庶民,使传统式的画像风格为之丕变。这种强调明暗及写实特色的画法,被称为“卡拉瓦乔样式”,为那不勒斯,西班牙,荷兰等地的艺术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酒神巴库斯》(the adolescent bacchus)

    卡拉瓦乔早期创作的这幅《酒神巴库斯》表现了他的艺术观点。画中酒神的样子十分荒谬,他的头上戴者一顶用树叶编成的帽子,身穿一件像是浴衣的长袍,显得十分轻浮。这幅画色彩鲜艳,细节刻画非常细腻。酒神向前举着酒杯,似乎没有拿稳,酒好像要从酒杯里洒落出来。而画里的水果则熟得很厉害。右边的石榴裂开了口,桃子熟得快要烂了,葡萄从盘子里掉了出来。这样的描绘表现了享乐、放纵的生活。画中的酒神是一个胖胖的男孩,这种非常真实的形象完全不像是神话中的人物。从表面上看,卡拉瓦乔的作品通俗易懂,人们用眼睛就能看得见,可是,画中隐含的意义却是眼睛看不见的,只能通过心灵的感悟才能把握。卡拉瓦乔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是真实的,他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同时,他又是一名敢于创新的画家,无数的追随者继承了他的风格,这些追随者把这种风格叫做“卡拉瓦乔主义”。

    1条评论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写新帖

    本周热门

    24小时新帖

    本版热图

    大家也喜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