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7.767053元人民币 繁体中文

  • “我要告老师!”为什么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特别爱告状?

    easy-easy 发表于:2014-05-27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1 7817

    easy-easy 奋大官方团队加关注发私信

    发帖 2620奋豆 4815粉丝 32楼主

    发表于:2014-05-27IP属地: 意大利 米兰

    0023ae71ee1d0c71ba7054.jpg

    “品德”是个中国基础教育里面的学科概念。

    “道德”是个心理学概念,我是学心理学的,不是学教育学的,我从我的学科角度谈谈。

    其实,爱告状这种事儿,是儿童发展阶段中重要的社会技能“道德 - 规则意识”发展结果。

    道德与告状

    aa3bf385f9f45f586dfeb1c1e359ca23_m.jpg

    劳伦斯·科尔伯格研究了一辈子道德发展理论。

    心理学家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讲一个涉及道德评价的道德两难故事,然后让孩子们来加以评价。

    比如,在访谈中被用到的一个典型的跟告状有关的故事是这样的:[blockquote]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 50 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让乔把挣得的 50美元都交给他。乔撒谎说只挣了 10 美元,他把 10 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 40美元去野营。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blockquote]

    如果是你,你选择告状吗?

    绝大多数 4-12 岁的孩子选择了告状,事实上这也是最喜欢告状的年龄阶段,告状多发于小学,到了中学就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因为道德发展的历程是这样的:

    • 前习俗水平(4-10 岁)
    • 惩罚定向阶段——强调服从个人强权(父母、老师),只要导致惩罚的,都是坏的,要告发。因为哥哥的事儿让爸爸知道了他就要挨抽,那他肯定是做错了,告!
    • 寻求快乐定向阶段——行为正确与否由一个人自身的需要决定,要共赢,要互惠,如果导致有人不爽,那就有问题。哥哥的事儿,爸爸知道肯定不爽,那还是告吧!
    习俗水平(10-13 岁)
    • 好孩子定向——惩罚的未必是坏的,但是表扬的肯定是好的,“表现好”就是最好。哥哥这么做不是好孩子,但是老师 / 父母让我们有情况要汇报,我汇报了会被表扬,我是好孩子,那还是告吧!
    • 权威定向——强调遵循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爸爸这么做好像有点出尔反尔,哥哥似乎没什么错误。
    后习俗水平(13- 成年)
    • 社会契约定向——对法律和规则是否遵循应该出于理性的考虑,就算是规范也是可以被质疑的,产生了对群体利益和民主意义的萌芽。哥哥的确不应该撒谎,但是爸爸也有自己的错。
    • 个体原则的道德定向——个体不一,选择了个性化的道德指标,这时候个人的道德发展就趋于成熟和个性化了。

    我想这已经能比较好解释小学生告状成风的心理学基础了。

    此外,众多的研究证明,道德的这种发展规律具有普遍的跨文化性,但是似乎没什么人针对性地研究过“告状”这一行为。希望有外国生活、教学经验的朋友在评论里告诉我国外孩子的告状情况,感谢!

    1条评论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相关阅读:

    写新帖

    本周热门

    24小时新帖

    本版热图

    大家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