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鞭炮是我中国的传统, 出国后才发现意大利人也有这习惯 = =
过年放鞭炮的历史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了。
古代人们生活的燃料主要是木柴和秸秆柴,人们发现,用竹子做燃料时,会发出“霹雳啪嚓”的爆 破声。燃烧竹子发出的声音能使猫、狗、老鼠、黄鼠狼、狐狸等动物感到惊恐逃避,于是,人们想到这种声音可以驱赶鬼魅和瘟神。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爆竹最早的作用只是吓跑野兽和驱鬼辟邪。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quot;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发明了火药,民间开始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这种纸做的爆竹点燃后会发出更大声响。这种包裹火药的纸卷已经与竹子无关了,但仍然叫“爆竹”,也有的地方叫“纸炮”。宋朝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有:
quot;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诗中所说的“爆竹”,指的是这种用纸裹火药的人造爆竹。
后来,人们把这种纸做的爆竹编成串,点燃一个,后面的可以自动点燃。这种编成串的纸做的爆竹称为做成“编炮”(即现在人们所说的鞭炮)。
大明王朝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
“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
其间还流传下来一个民间故事 --- 年獸”的傳說
年獸”是一個殘忍兇猛的怪物,每到除夕夜(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就會出來吃 人,因此,除夕這天,人們總是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攻擊。
後來有一個神仙得知這種情況,非常同情凡間的百姓,便下凡教導人們如何阻止“年獸”的危害。原來它極懼怕紅色、火光及吵雜的聲音;於是人們就在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炮竹,來威嚇“年獸”。“年獸”一無所得,只好逃回深山。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互相道賀,“恭喜”之聲不絕於耳,沉浸在打敗“年獸”的勝利與重生的喜悅中。
從此,每到除夕,家家戶戶燭火通明,在門上貼紅色的春聯、守更待歲、燃放炮竹,就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这是我们过年放鞭炮的来源以及经过, 可以窥见中国强大历史感和文化感
而这些意大利人过耶历新年放鞭炮的由来呢?
小王子
发表于:2013-01-050楼
IP属地:意大利
非常同意,那天我去duomo那边跨年,差点把我也炸到医院里面去了。
mangiare
发表于:2013-01-021楼
IP属地:意大利
31号竟然还有放挂鞭的 一直响个不停
我是小桃
发表于:2013-01-022楼
IP属地:意大利
这里的鞭炮很吓人的
anna1991
发表于:2013-01-023楼
IP属地:意大利
意大利的鞭炮,那哪里是鞭炮,分明是炸药啊!我过新年的时候出去瞧热闹,结果一个鞭炮离我至少5米远,那冲击波当即炸得我内牛满面。
leonardoxia
发表于:2013-01-024楼
IP属地:意大利
哈哈哈优良传统啊~~
去年我十四
发表于:2013-01-025楼
IP属地:意大利
小时候经常把家里过年用的爆仗拆下来点着玩。。原来好几百响的长鞭,只剩几十响。。。。想想现在意大利人的放鞭炮的心态跟我们小时候一个样子吧

leonardoxia
发表于:2013-01-026楼
IP属地:意大利
现在放鞭炮早就不是为了驱邪了。。。都是庆祝嘛
我是猪仔
发表于:2013-01-027楼
IP属地:浙江
全球趋势啊